【医改经验】上海浦东新区:构建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试验区”及全国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之一,本着创新、先行先试的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和实践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
新区发挥现有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中医预防保健在条线管理和工作内容上与现有防病体系整合联动,在疾控中心等防病专业机构设置“中医预防保健科”,制定工作规范并管理考核; 在各级医疗机构的防保科中配备医结合预防保健专业人员,指导中医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共同开展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针对社区的公卫医师、西医全科医师、乡村医生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预防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者予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许可,信息化实施同步配套,开发中医健康档案与西医档案融合;从而形成“新区卫生计生委—防病专业机构—各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网底”三位一体组织管理架构和服务网络。
2012年新区发布《浦东新区人民办公室关于转发卫生局、财政局浦东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浦府办【2012】29 号),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正式纳入浦东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匹配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万元/万人,新区实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辖区内防病专业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共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等15项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2项为国家项目)。同时新区建立系统性质控考核和成效评估机制,中医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占中医条线%。
二是开创性实施“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模式,并突破非中医执业医师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许可。
通过8年努力,基本建立浦东新区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系统确立组织管理、服务网络、工作规范、服务流程、人员培养、质控考核、监测评估、投入保障、绩效分配的模式与机制,并成为卫生常规工作。完成了全区1674名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2016年起,新区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量连续3年保持在70万人次以上,较2011年的20万人次有了大幅提升;发布《中医健康教育读本》《常见病医结合预防保健服务操作指南》等论著4部。
2012-2017年五年成效评估显示: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体质辨识档案710175份,平和体质上升9.9%;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完成随访161724人次,血压控制率93.34%;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完成中医随访65769人次,血糖控制率84.94%;中医健康教育:中医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养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分别较基线%;养生保健机构卫生监督协管:共完成11520家次养生保健服务机构、36473人次服务人员的信息排摸、服务指导、整改追踪及信息报告工作,行业违规率下降了4.3%;中医孕前保健:共建立孕前体质辨识档案并进行中医药知识宣教8126人次;中医孕期保健:共完成孕期体质辨识建档和中医随访干预41046人次,孕期中医体质知晓率上升了10.29%;中医产后保健:共进行中医产后保健服务89207人次;孕妇学校中医宣教:共完成孕妇学校中医宣教7332课次,受众196909人次;儿童体质辨识:共完成儿童体质辨识建档、中医干预和随访90366人次,其中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共完成 114091人次,健康管理率56.4%; 学生近视中医预防保健:共开展中医耳穴贴压218365人次,干预学生的视力和自评眼疲劳缓解率19.19%;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干预:中医随访干预指导80320人次,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减缓病情发展;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完成中医体质辨识702187人,健康管理率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