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基层中医药工作纪略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她是世界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近年来,璧山中医药队伍不断壮大,中医机构日趋完善,中医管理达到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全区形成了以区中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有机结合、层层有医有药的基层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同时,中医药特色服务入家庭、中医药科普宣传进社区、扩大中医药项目报销范围等各项中医药惠民服务得到落实。
“医生,这三伏贴要怎么用呢?”“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近日,在璧城街道虹桥广场上,一堂生动的“中医课堂”引来不少过往群众驻足。
“它讲究很多,可不能乱贴,一定要找准。我现在就为大家示范一下。”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杨大荣手中拿着手掌大小方块状的三伏贴,向群众介绍道。
这时,一名女子自告奋勇地从人群中探出头来,拍拍胸脯说:“医生,让我来试试。”
杨大荣微笑着一边在女子身上示范一边介绍道:“敷贴期间要注意避免寒冷刺激。贴敷当天尽量不要游泳、直吹空调、喝冷饮……”
连日来,我区通过中医专家健康义诊、健康、健康咨询、中医中药互动体验、文化巡展,进社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中医药法》,让大众更多地了解、感受、体验中医中药的魅力,老百姓对于体验中医药服务的热情与日俱增。
其次,我区在将中医药保健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纳入了家庭医生服务目录,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同时,扩大了中医药项目报销范围,将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饮片等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范围,执行了保留中药饮片差价政策,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偿比例,鼓励临床医生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
“以前看中医还得坐车去璧山城,现在口就能让中医专家看病,太方便了。”在来凤街道卫生院二楼的中医馆内,家住来凤街道解放东的廖兴贵向记者说道。
今年47岁的廖兴贵患有胸椎病,是该卫生院中医馆的常客了。“这里好,设施设备齐全,医生又负责,挺不错。”廖兴贵长期需要推拿、针灸等治疗,谈及在这里的就医体验,他连连夸赞。
记者看到,该中医馆设有诊疗室、理疗室、康复室、中药室等,在康复室内,七八个患者躺在干净整洁的床位上正做着中医理疗,或针灸、或拔罐、或牵引……
“区里很重视基层中医发展,现在我们的医疗好多了。”该院院长刚向记者介绍道,以前全院中医室仅20平方米左右,床位只有2个,看病理疗都在一起,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群众需求。后来卫生院进行了改建,设置了专门的中医馆,面积扩大到了100平方米,功能划分齐全,还添置了中医熏蒸床、电子脉冲敷贴仪、超短波电疗机等设备。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区级综合医院、区级专科医院和全区镇街卫生院全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成了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同时,中医药技术力量得到不断充实,人员结构不断优化。100%镇街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5%以上,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75%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了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或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让老百姓在口就能乐享中医药服务。
“注意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记得按时复诊。”区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室,医生刘显章为67岁患者周秦华看完病后道。
周秦华家住重庆九龙坡区走马镇,一年前被确诊患有早期肺癌。为何大老远来到区中医院就医,周秦华说是看准了区中医院肿瘤科“国家中医特色专科”的这块国字号牌子。
近年来,区中医院积极打造品牌科室,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近3年来累计实施医新技术、新项目达46项。其中,有2项被纳入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项目,有11项被纳入区科委科研项目。
同时,每月定期组织全院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学术,近3年来发表中医药相关论文28篇。常年聘请大坪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医附一院等医院专家、教授指导教学。
酬勤。在各方努力下,区中医院肿瘤科被评为国家中医特色专科,针灸科为中医重点专科,肾病科和针灸科是我区确定的重点专科,肾病专科及皮肤科等享誉区内外。
在自身升级的同时,区中医院还发挥资源优势,带动下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区中医院设置了基层指导科,由专人负责。每月都会组织人员通过函授、网授等形式开展“以会代训”培训。举办中医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医药知识技能比赛等活动,让全区基层医生积极参与其中,交流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区中医院挑选出4名中医和医药组成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团队,分批为全区各镇街卫生院、村社卫生室中医相关医务人员共400余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如今,镇街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全区现已形成了以区中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有机结合、层层有医有药的基层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速龙头单位的建设,规范镇街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继续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速中医药人才培养,造就中医优势突出、医疗技术先进、临床效果显著、服务设施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医医疗体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