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一男生一夜情后染艾滋 忠告大龄剩女防急娶男
昨天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杭州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周侃处长和市疾控中心陈树昶副主任带着专家到艾滋病防控一线调研,我跟着一道去了。在余杭区疾控中心,我见到了小宇,他是来参加艾滋病防控座谈会的患者代表,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已有一年。
市疾控性防所罗艳所长告诉我,今年杭州的男男同性性接触上升速度明显,历年报告病例中该途径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27.3%上升到今年的57.8%。
小宇,常典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男同,同性性接触后染病。他21岁,在杭州读大一,刘海修剪成韩星李敏镐的样子,笑起来很好看。
会议两点开始,小宇提早一个小时到了。我看着这位身穿运动服的男孩在会场外晃荡,打扮朝气蓬勃,表情却非常寂寥,不愿意走近人群。
医生把我介绍给小宇,在他眼神里闪过犹豫的刹那,我伸出了手。这个握手持续了大概一分钟。就像接触过的绝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一样,小宇轻轻碰了碰我的手掌,本能地往回缩。当我用力握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的眼神不再闪躲,也用力气回握住我的手掌时,小宇开口问了我第一个问题:“你知道我是男同吗?”
小宇对我倾诉了他的故事,就从他发现自己是男同开始
很多人觉得同性恋是天生的,其实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同性恋是后天的,甚至是双性恋。
如果男孩童年家庭有问题,缺少母爱或父爱,男生的玩伴又是很单一的女生,就很容易引起性向的改变。我们从小没有一位成年男性来引领成长的道,这种对强大有力男性支持的渴望会无法摆脱。我们的个性类似,脆弱,在男同里面,大多属于“受”。
我出生在农村。6岁,妈妈出车祸,半身不遂,大脑受伤后智力接近幼儿。有一次妈妈玩火,把家里房子烧了个精光。生活重担压在爸爸身上,他种田养家,鞋子上永远糊满泥巴,个性沉默且暴躁。从记事起,我们极少有交流谈心。
我唯一的玩伴是邻居家的两个姐姐。我们那里人很少,穷乡僻壤。冬天,下雪,骑自行车出门,方圆几十里,相伴的只有道两边又高又直的大树。
高二那年,我第一次发现,我这个一直缺少爱的人,竟然也有爱的能力。我爱上了我同寝室的男孩。
午后,阳光透过被单映照出他的背影,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从背后抱住了他。
自然被了,但是他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有情有义。去年8月,我眼泪与鼻涕齐下地告诉他,我得了艾滋病。他陪我躺在同一张床上,彻夜未眠。我和他没有发生过关系,我染病,是因为和男同一夜情。
在普通生活中,男同很难找到同伴。我需要一份被认同感,这促使我通过网络、男同交友软件、微信等方式,加入男同圈子。
在男同的圈子里,一夜情非常普遍,因性接触而染上梅毒、甚至艾滋病的风险,相对要高。
像我,刚接触男同圈子时,也是坚守爱情理想的,也想找一个喜欢的人,厮守在一起。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个圈子的大多数人都是玩乐的态度。你认真对待一个人,一次两次受伤后,时间长了也被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男同的爱情没有未来。正常的男女交往,恋爱后会结婚会生子,我们男同在一起,无论时间长短,都没有结果。
虽然社会对男同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了,但是我了解到,至少一半以上男同,最终都会选择找一个女人结婚。这样的女人很可怜,她们想要一个婚姻,但不料掉入的是一个坟墓。我和一个已经结婚的男同聊,他说结婚是为了生育后代,他平时对妻子冷漠,很少,一两个月一次,不会主动需求。
2013年2月份,我在微信上通过附近的人认识了一个男人。他很帅,我们对外貌看得比较重,合眼缘后去了酒吧,之后开了房。
他要求不戴套。我后来回想起来,我摸到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了,那时他应该已经感染了艾滋病。
那次性行为后,过了2个月,我体重从130斤急速掉到108斤,感冒老是好不了,发红疹子,吃了各种药也退不掉。县医院确诊,梅毒阳性。一周后,县疾控部门通知我,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
只是,祸不单行,爸爸被查出患肝癌,医生说还有半年性命。我守着爸爸,陪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答应爸爸复读,要考上大学。
为什么是10年?因为我查过资料,艾滋病发病的潜伏期是7到12年,我不想自己最后发病时被发现,在我们那个小村子,不管是艾滋病还是男同,都是一个耻辱。
妈妈是我现在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无论是智力上还是生活中,她反倒像是我养的一个孩子。
我目前是靠助学贷款读书,毕业后先还贷款,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攒下积蓄给妈妈,把她送到养老院。让她没有我,也能安度晚年。
聊到最后,小宇和我说了他的真名,最后我帮他选择用电影《蓝宇》中的一个字来作为他的化名。
他说,就像电影里演的很多男同那样,我们很孤独,希望有个人陪伴,但也逐渐明白了,有些事还是宁缺毋滥的好。“经历过滥之后,明白了缺的可贵性。”这一点,他告诉了最近他网络上认识的一个高三男生,也是一位男同。他说:“男人,要学会耐得住寂寞,其实还有一句,经得起。”
我和小宇聊天的过程中,他的眼泪滴在衣服上、袖口上、手指上、眼镜上……他说了四个请求,希望登在上:
第四,请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戴安全套。有过性行为后,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主动去疾控机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