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苍井空只跟一个人睡还不让你看
怀旧营销,增添了品牌形象的厚重感,赋予了情感价值的独特感,让人们找到记忆的归属感。
在营销活动中,它能激发消费者的怀旧情怀,勾起记忆深处的灵感共鸣,以此来达到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
前两天一大批90后才在朋友圈晒完自己十八岁的非主流照片,结果就迎来苍井空结婚的消息,可以说这次90后的青春是真的结束了。
“又是所有的九零后都成年了,又是苍老师结婚了,这些原本属于青春的东西走得一个没剩。”
“老师我们是看你的节目长大的!你结婚了我心里突然不是滋味,无论怎样祝福你。”
“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苍井空。最终苍老师还是找到了她的那位流川枫。”
许多号也借此来了波怀旧热文。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杜蕾斯,当然也不忘记借势,在苍井空宣布结婚后的两个小时内,就发出了借势海报。
苍井空结婚能引发如此大的互联网地震,并不奇怪。在电脑还没有家家户户普及的那个年代,性启蒙概念尚且没被广泛提出的时代,日本的AV便成了一代人性启蒙的老师。苍老师这声称呼,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每个男人的青春期都有一个性幻想对象,而那时对于性老师家长都持“不可说”的态度,自然更加引起了男生们对性的好奇和强烈的求知。哪怕之前没有机会接触,到了大学里也一定会有一个充当老司机的男生,神秘兮兮掏出U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室友们说:“我这里有个好东西,看不看?”
一起同过窗,一起打游戏,肯定还一起挤在十几寸电脑屏幕前围观过小电影,才能算“那些年的兄弟”。
而苍井空作为日本AV发展黄金期出道的艺人,又正好符合亚洲男性“童颜巨乳”的性幻想对象,你可以不知道吉泽明步、小泽玛利亚、泷泽萝拉,但你不可能不知道苍井空。
苍井空,是他们的青春,他们感慨的当然不是单纯的苍井空结婚这件事,而是苍井空陪伴他们度过的无数个寂寞深夜,那时他们还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所写的那样:“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却忽视了后面还有一句:“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随着青春的消逝,大多数的少年都变成了那头受锤的牛,苍井空之于他们,是再也回不去的年少青春。
不仅是现代人喜欢怀旧,古时候的人也喜欢。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杜甫对盛唐时的怀念“歌舞升平民安泰,夜不闭户无盗失”。还有文人墨客对曾经美好情感的怀旧:“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去年旧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就连服装界也有亘古不变的“复古风”,时尚更是二十年一。
百度百科给出的怀旧定义: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指怀念往事或故人。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常的主体。
哈佛大学文学教授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说:“怀旧式的爱只能够存在于距离遥远的关系之中。过去与现在,与日常生活的双重形象”。
正是因为那些已然逝去的时光,是再也无法回到的过去,产生了永远也无法逾越的遥远距离,所以我们才会如此怀念曾经。
现代人为何喜欢怀旧?除了人本身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外,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一是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二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人与的交流更加透明化。
中国发展的这几十年,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几百年。仿佛昨天还在看带,今天就已经拥有了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社会变化太快,导致人的适应能力跟不上,于是总是对“往事”印象深刻。
如今,80、90后早已到了“叔叔”“阿姨”的年纪,但还是习惯性希望别人称呼自己为哥哥姐姐。当“中年油腻”“中年少女”“脱发”成为这代人刷屏的关键词,他们的内心感受到一种青春逝去,而自己却并没有成为曾经梦想中的那个人时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促使他们怀念被记忆美化过的曾经。
即使大多数人的青春并不耀眼,但至少好在年轻还有无限广阔的未来,可以底气十足地嘲笑上代人,用火星文、非主流来彰显个性,与世界划出一道鲜明的三八线。
而如今,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主流,白衣少年变成了用保温杯泡枸杞,定时涂抹防脱发产品的普通大叔。西班牙的《世界报》更是形象指出中国现在年轻人的境遇,“中国的高房价,了年轻人的爱情,也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年龄的老去,经济的巨大压力,工作和生活上的患得患失,说到底,我们只是不愿意面对如活里的困境和焦虑,从而产生了逃避型怀旧情绪。面对后的压力,想要通过回忆过去美好的方式来平衡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网上总是时不时会被一波十年代的女明星照片刷屏一次,我们总觉得那个时候的美人才是真的美,因为那是一个没有PS和整容的时代。其实在时代,相机本身就有滤镜效果,而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女艺人,只是曾经的活在了记忆里,现在的依然免不了鸡毛蒜皮的生活,才让你产生出过去的女明星才是线年年底“十八岁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可以说是一场集体杀马特的年会。十八岁,这个年龄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分界线,未成年与成年之间界限,代表成熟与不成熟的一个年龄。
前几年电影市场被一大波青春电影的霸屏,哪怕堕胎、流产根本不是我们的青春,但仍然有人愿意花钱买票去电影院“重温青春”。眼看着00后都开始嘲笑“当我拿金、拿融资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还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千禧年代生人只好一边自嘲着一边继续和生活死磕,但谁没年轻过呢,只是一些人还没老罢了。所以怀念美好的青春,来逃避中年油腻危机、中年少女和脱发。
另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透明。如果说过去的怀旧还要靠诗词歌赋来表达,现在只需要在论坛上发一个帖子,就能引来一大批同龄人的共鸣。怀旧,再也不是的个体情绪,而是大众的共同情感,并在某个特殊的事件里被集体触发,比如苍井空结婚。
信息化大爆炸,让我们更快速更全面地得知每个领域的新闻事件,食品安全、儿童性侵、高居不下的离婚率,让我们一边感慨着“日下”,一边怀念从前那个“纯情质朴”的时代。
很多商家早已洞悉人们的怀旧情绪,并把这种情用到了营销手段上。怀旧营销作为内容领域的一大流派,早已不是新鲜词。回力、百雀羚、江小白都非常善用怀旧营销,抓住大众的情绪,创作出一系列经典的营销文案,引发了消费者的情绪共鸣。
很多品牌已经在怀旧营销上尝到了甜头,细分下来,成功的怀旧营销案例都离不开这几点。
70年代人怀念单纯质朴的年代,80年代的人怀念白衣飘飘的校园时代,90年代的人怀念叛逆非主流的个性时代。所以在进行怀旧营销的时候要把握准确营销的人群,才能找出引发他们情绪的物品,从而更好地进行创作。
并且每代人怀念的东西,并不单纯是那些物品。比如辣条、干脆面、QQ糖……这些90后童年的零食,他们怀念的不是那些单纯的产品,而是承载在物品上的记忆和情感,所以营销的着重点应该在“情怀”上。
小时候,市场上还没有这么多的进口商品。大家穿的用的几乎都是本土的品牌,于是他们也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力、百雀羚等老国货,便精准把握了人们的这种情愫,用旧品牌和新产品相互结合,重新进入吧消费者的视线。
比如回力的“老国货,新风尚”,不再是单纯地复古,而是请来很多国内外的明星进行街拍,让它重新“潮”起来。
而百雀羚之前风广告《一九三一》也刷遍了朋友圈,借用老上海意象的怀旧来歌咏化妆品牌令人青春永驻。但百雀羚也结合了当下年轻人最感兴趣的创意类型,还在B站开通了自己的专题主页。
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虽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整体上大同小异,比如寒暑假、高考、毕业的离别、同桌等等。
2012年六神花露水的一则的视频短片广告《花露水的前世》,不到一个月,总点击数超过1200万次。视频里从上世纪老派上海的“十里洋场曾经的潮品”,到我们童年里一个电扇一张凉席一瓶花露水的夏天,触发了许多人对于儿时夏天的回忆。
但是怀旧营销也并非万金油,情怀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但核心仍旧是产品的价值。所以一些老国货虽然也借助怀旧营销想要,但最后都美梦破碎。在未来的竞争中,怀旧营销肯定依然必不可少,但在众多品牌使用后,如何做出更有创意、更具吸引力的内容才是胜出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