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弯了闺蜜可我却直了
我们俩的认识是在大一军训的时候,很快就成为了闺蜜。她是一个新疆女孩子,火热的外表,细腻的内心。
她和别的女生打闹,我会吃醋;我的日记里每一个故事都有她;每天都要牵她的手,和她睡在一起,贴在她的胸口玩儿手机;甚至外出写生几天都会因为想念她而坐立难安……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偶像,虚拟人物,动物,甚至动物,玩偶产生浓烈的感情,且这种恋情很容易变得疯狂、莫名其妙。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但依然可以的在朋友面前撒娇,开车,如果可以,希望结了婚还和闺蜜住在一起!”
如果一个男生说出这样的话,的确会让人浮想联翩,但如果是女生,似乎一切又都合情合理。
最近看《欢乐颂2》,不知道多少人弹幕刷“让关关和邱莹莹在一起好了!”“安迪和小妖精曲筱绡其实是一对儿吧!”
但是没有人会当真,毕竟这就是女生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又腻腻歪歪。
写到这儿我实在太想把我两个的例子摆上去了——就是张敏在微博向周慧敏的事情。
这件事虽然已经被,但不得不说,那样直白不的话语,其中真情一眼可见。
所以你就发现,直男除了“多喝热水”之外几乎百无一用,他能陪你逛街到天黑吗?能陪你挑口红色号吗?能陪你去买舒适的内衣吗?就连卫生巾他们都不会看加长夜用和普通夜用的区别!
那个和你关系最好的女性朋友,你会觉得她哪里都好,做什么都可爱,穿什么都好看,会在日记里每天写她,会因为她多关注别人一点就吃醋……
跟闺蜜一起睡觉算吗?和闺蜜亲亲抱抱算吗?她有了男朋友你会吃醋算吗?24小时黏在一起的冲动算吗?
这个界限没有人能够定义,因为友情和爱情之间的那条线,本来就是人类刻意去划的。
但是你知道吗?一个最新的数据表明,要好的朋友之间相互探索,发生性行为和边缘性行为的几率非常之高。
所以发生性行为这个界限,恰恰是不能确定爱情存在的。否则《friends with benefits》(朋友也)里面的故事也就不会发生。
这时候大多数的人们是会选择承认的,因为他们模模糊糊地以为这种越界就足够说明自己已经弯了,性取向变了,加上一些年少时代特有的冲动,很多“校园百合”就诞生了。
我当然不是说校园百合都架构在这样虚拟的心理状况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如假包换的同性恋者在其中找到了真爱的。
但请你们回忆一下,上学时代,有多少女孩子说自己喜欢女孩子,最后都被时间证明是“假性”的?
这样的一种心理,或许跟“假性近视”有点像——因为在那个瞬间,当事人一定不知道自己是“假性”的那一个。
在我们对普通年轻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身边的Les要比gay多一些。
由于我身边也的确是les所占的比例更大一些,所以带着一个隐隐约约的答案,我去翻看了资料。
比较现代的数据显示400 万美国人是同性恋,占成年人比例的 2%,其中男性占 2.5%,女性占 1.3%。
1990 年美国国家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显示的比例稍高一些,但男性比女性多依然是显著的。
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在很多科学的统计数据中,女性同性恋的比例是比男性少的。
从这个表格上来看,又变成了les的人数和比例都远高于gay群体。但由于fecebook统计的数据来自于用户自主选择的性取向,所以用户选择数据与科学数据的不符反而说明了一件事——有很多女性,自己认为,或标榜自己是同性恋。
至于女性为什么要把自己往同性恋上扯,研究网站给出了一些理由,我在这里总结给大家感受一下。
很多传统家庭教育下的女孩子,其实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跟男孩子的接触是很少的。这会导致两种极端,要么会特别的渴求男性,要么就会特别的。
如果一个女性要父权对女性的,首先就会让自己的身体不受对方支配,这也是女权主义很容易和女同性恋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原因。
这一部分女同性恋希望通过展示同性之间的恋情,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并且能获得来自各方的重视和关注。
诸如此类的社会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等等原因被专家们罗列了个遍,但却没有一个原因可以真正解答我最开始那个故事里面的问题。
这个世界,目前已经到我们可以的选择自己的性取向,虽然出柜的代价依然惨重,但至少我们拥有了的意识。
要知道,同性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消失,就算是在男风最盛的时候,大家也不愿意去正视它的存在,反而用各种借口和名义去。
相比于男风,女性同性恋则更加隐秘,毕竟女性在当时的社会根本就不受重视,所以女性本身的选择也从来没有人倾听。
现在,我们身边的les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社会进步的速度。社会开始倾听我们的声音,我们也开始慢慢关注自己本身的想法。
因为,感情这东西啊,从来就不是能够规则地划分在某个领域里的,同性恋,异性恋,无性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