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刀:如果没有“人类”的噱头你还会关注人工智能吗?
从整个AI发展的时间线上来看,这次的AI热潮不过是一次计算机速度提升以及算法优化的产物罢了,符合历史发展的宏观规律。
商业目的(即赚钱)是目前AI最大的功用,如果不来个几次“圆桌对话”、“智能担忧”、“人类”、“奇点来临”之类的话题作为噱头,又怎么会吸引你我的关注呢?
最近AlphaGo完胜柯洁,并宣布退役,再度了人工智能这个话题。有忧心忡忡的悲观派,以《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为代表。他认为,数据将一切,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将不复存在。他甚至预测,到2050年,人类社会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
也有强调与AI协作的乐观派,以李开复为代表。他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属于弱人工智能,不足为惧,人类更重要的是尽早认清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失业问题不会那么严重,技术发展将造成一部分简单工作、底层工作的消失或转变,但由此也会催生更多新型的、更需要人类判断力和创造力的工作类型。
当然啦,还有“人工智能干我屁事”的中立派。比如马云就觉得我们还是别再去搞AlphaGo这样的东西了,“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说的也是,何必和机器比聪明,把游戏的快乐性掉,自取其辱呢?
不管怎么样,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而且现在股票一直在涨的科技公司——包括亚马逊、脸书和微软在内的一些巨头——都开设了新的AI研究实验室。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软件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就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给照片贴标签到诊断疾病,人工智能也已经在多项实践活动中证明了自己。有人预测它带来的巨变堪比互联网,甚至更大。那么,这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快速变化的世界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古希腊到中世界巫术,从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人造人到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从IBM的深蓝到Google的AlphaGo,人类从未停止对人工智能的幻想和探索。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从概念提出至今已有60余载,期间经历了2轮和低谷,现在即将迎来第三轮发展的巨大浪潮。
达特矛斯会议后,人工智能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年代(1956-1974)。计算机可以解决代数应用题、证明几何、学习和使用英语。当时大多数人几乎无法相信机器能够如此“智能”。大量的机构开始往里面砸钱。
到了20世纪70年代,AI开始,随之而来的还有资金困难,人工智能第一次低谷(1974-1980)。AI研究者们对其课题的难度未能做出正确判断:此前过于乐观使人们期望过高,但即使是最杰出的AI程序也只能解决它们尝试解决的问题中最简单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有的AI程序都只是“玩具”。AI研究者们了无法克服的基础性障碍。当承诺无法兑现时,对AI的资助就缩减或取消了。
20世纪80年代后(1980-1987),一类名为“专家系统”的AI程序开始为全世界的公司所采纳,而“知识处理”成为主流AI研究的焦点。日本积极投资AI以促进其第五代计算机工程,目标是造出能够与人对话、翻译语言、解释图像,并且像人一样进行推理的机器,而以英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做出响应。AI再一次获得成功。
然后好景不长,狂热追捧背后的泡沫在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破裂,基础研究领域未达到预计的期望,人工智能再一次财政预算危机(1987-1993)。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工智能终于渐渐实现了它最初的一些目标,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迎来第三轮发展的巨大浪潮:从1997年“深蓝”里程碑式的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到2016年AlphaGo人机对战60连胜,人类顶尖围棋高手,再到最近的柯洁……AI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再一次整个人类世界对智能社会的无限憧憬。
说到底,从整个AI发展的时间线上来看,这次的AI热潮不过是一次计算机速度提升以及算法优化的产物罢了,符合历史发展的宏观规律。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带有的)资本热炒和(受资本控制的)渲染“功不可没”。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人工智能取得进展的都是在弱人工智能领域上,比如机器人、车载助手、智能客服、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但是那种具有意志、具有情感认知能力,在科幻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强人工智能”到现在依然没有进展。更别提拥有意志和活动能力的意识模式的超级人工智能了。
说白了,在情感和意识方面,机器永远也无法取代人类。它们仍然只能是人类文明的旁观者。
从美剧《西部世界》到英剧《真实的人类》,这类AI主题的科幻电影都强调了机器的“”。这种是主体认识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而目前阶段的机器人尽管拥有大计算存储、分析数据能力,但始终不具有认知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发具备“认知功能”的AI(这条还非常遥远),在此之前,有关机器取代人类的猜测都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其实,谷歌也并不打算制造出一个围棋高手去“虐”人类,那样确实很无聊。AlphaGo开发者哈萨比斯说过:“选择围棋只是其人工智能水平的测试,最终还是为了获得在现实领域的应用。”谷歌是想做一个通用的智能计算系统。如果解决了围棋问题,谷歌希望能把这套人工智能算法用于灾害预测、风险控制、医疗健康和机器人等复杂领域。
商业目的(即赚钱)是目前AI最大的功用。如果不来个几次“圆桌对话”、“智能担忧”、“人类”、“奇点来临”之类的话题作为噱头,又怎么会吸引你我的关注呢?又怎么找到金主买单呢?
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我们已经做到最好的基础上,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哈佛大学院的互联网法律学教授乔纳森·齐特林说:我们要做的是少担心科幻小说中机器人接管地球的局面,多想想如何运用技术帮助人类思考和做决策,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的自主性。
其实,人类总觉得创造的过程很美好,是一种赞美,因此在被遗弃后感到失落,想找寻答案。但是如果创造本身不具有任何目的,甚至是意外的,又怎么可能有答案呢。人类诞生如此,我想,机器诞生,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