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文化  性文化节

农业农村部唐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代意义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5-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秋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万众中隆盛而至、宏大启幕。经批准、国务院批复,每年的秋分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亿万农民设立一个节日,上下五千年,亘古开先河,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精深,农耕文化积淀厚重、璀璨辉煌。从远古先民击壤而歌,到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年”字的祭谷表意,再到历久成俗的“籍田礼”,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传统习俗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国农民丰收节之设立,传承了丰富而多彩的祈盼丰收、欢庆丰收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是提升民族的价值认同、礼赞亿万农民的卓著贡献、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扎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民俗。“丰收节”蕴含着最鲜明的核心价值内涵,镌刻着最鲜活的“三农”情怀印记。

  “丰收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人民性,极大提振了亿万农民的精气神,是体现深切关怀的节日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之要。首个“丰收节”前夕,习总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亿万农民的伟大贡献,向他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良好祝愿。重要讲话饱含深情、字字珠玑、寓意深刻,对办好“丰收节”寄予厚望,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爱农亲民的情怀和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在40年再出发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创设农体的专属节日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标志,更凸显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总温暖亿万人民的重要讲话和殷殷关怀,如十里春风,千年香醇,沁润,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激起强烈反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习总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40年前,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前途的,发端于农村。今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可改变、不可。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远瞩、深谋远虑的英明决策,是重农爱农、强本固基的重大举措,是潮流、深得的伟大创举。首个“丰收节”后,总就来到“祖国粮仓”北大荒,“喜看稻菽千重浪”,双手捧起一碗米,再次强调抓好粮食生产、端牢中国饭碗不可须臾松懈。语重心长的谆谆,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直抵。

  习总强调,广大农民在我国、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中国与生俱来的人民性特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举办“丰收节”是对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致敬和礼赞,是广大农民的新要求、新期待,让他们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也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宏伟目标的实际举措。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成功举办,是英明决策得、顺、谋民利的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在首个“丰收节”来临之际,亿万农民欢欣鼓舞,3000多万农民现场参与了5000多场庆丰收活动,广袤的农村大地一片欢腾。,长城内外,从大山深处到辽阔牧区,从雪域高原到滨海渔场,,举国共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村敲响起欢庆的锣鼓。金秋时节真正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丰收季”和“欢乐季”,充分展示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和新时代的风貌。新疆库车县举办“园缘圆援愿”丰收节活动,数万名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齐跳民族团结舞。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今天的农民真幸福,习总对农民的感情深,中央专门设立了农民丰收节,为农民的丰收喝彩,农民朋友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岗村人民一定不会总的嘱托,要为明天的幸福而奋斗。”社会备受鼓舞和振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纷纷抒发喜悦心情,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点赞,人民群众与党和的感情距离贴得更近了,激发起亿万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

  “丰收节”始终传承性与创新性,重在塑造新时代新民俗,是属于亿万农民朋友自己的节日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浓缩了数千年文明进程的内核和丰富内涵。“丰收节”天生具有农耕文化的基因,必须深入挖掘其农耕文化的根与魂,深刻阐释其时代赋予的文化价值。同时,必须注重节日符号、仪式与节日内涵的协和统一,实现塑形与铸魂并重,欢庆与并举,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营造新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情怀和奋发欢乐氛围,让节庆活动真正深入亿万农民的内心,从而获得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承载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追求和历久弥新的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重要支柱。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按照习总的要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规范,实现创造性、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民俗内涵和时代意义,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兴起来,传下去,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特有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从而形成亿万农民的新民俗新风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互动、相得益彰,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这样的目标旨,首个“丰收节”的组织指导工作因地制宜、节俭隆重、农体、搞活的办节原则,采取了“1+6+N”(1个主场+6个分会场+各地系列活动)和“5个100”(100个特色村庄、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的框架范式,精心策划设计组织各项活动,切实有效地引导各地在传承基础上开拓创新,呈现出上下联动、遍地开花、内涵丰富、喜庆热烈的特征,形成了农民节日农民办、农民节日农民乐、农民节日全民享的态势,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56个民族的农民代表、全国“十佳农民”和郊区农民群众欢聚在设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场,欢天喜地迎丰收。副总理出席主场活动并致辞,要求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办好“丰收节”为契机,大力中华农耕文明,彰显乡村价值,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浙江安吉余村、陕西杨凌、绥化、安徽滁州、四川都江堰、广东梅州等6个分会场和各省欢庆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河南、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举办插秧比赛、运粮竞技、赛猪赛马、抓鱼捉虾等活动,体验农事庆丰收。各地举办的活动中,引入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过节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特征明显。农民文艺演出、乡村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特色农产品展示和农民体育竞赛占有相当大比例。“丰收节”文化符号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出了时代性,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由17个部委组成的组织指导委员会在全社会广泛征集的基础上,推出了主题标识、主题歌、纪念邮票、丰收盛鼎、“丰收节”网站和微信号等,成为宝贵的当代精品,也是一笔浓重的文化遗产。

  “丰收节”突出体现民族性与地域性,提升多样的民俗传统,是与各地涉农节庆紧密相连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设立的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与各地原有民俗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继承和各地庆丰收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区域交流的良好媒介。丰收的欢庆民俗源于农民对土地的和对劳动的热爱,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和对乡土民俗的。首个“丰收节”特别注重农体和因地制宜办节日的原则,特别注重提升特色民间民俗传统,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多的动作,把活动重心下沉到县乡村,下沉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域因地理、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民风民俗,这些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缤纷、风情各异、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可以让人怀忆乡愁、回味流年、记住根脉,可以让人体认过去、珍视现在、创新未来。开发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是实现乡村“五大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的着力点,也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源动力。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珞巴族的昂德林节、瑶族的耍望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是我国少数民族庆丰收习俗的典型代表。我们注重发挥相关部门和协会组织的协调作用,重点支持乡村特色节日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民族民间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引导各地办好有地域特色的节日民俗活动,把节庆活动作为展示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空间,以独具特色的节日品牌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各地的节庆活动突出了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催生了一批民俗文化、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广西、贵州、湖北等地开展民族服饰巡游、饰物制作、民歌对唱等民俗活动,、浙江、云南等地举办望果节、开渔节、新米节等传统活动,为千万家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农民无疑是“丰收节”的主人,让农民获得最快乐的节日体验,是我们始终不忘的初心。从实践看,各地各民族的农民群众庆丰收、享丰收、话丰收、晒丰收、赛丰收,真正成了节日的主角。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物产丰富、底蕴深厚,随着新时代新民俗的延伸和拓展,突出农体,突出地方特色,不懈一年一年地办下去,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最聚人气、最富情怀、最具张力的农民节日。

  “丰收节”牢牢把握性与市场性,不断提升社会认知和参与度,是动员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节日

  培育节日市场,发挥市场对节庆的推动作用,是当代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扶持和凝聚社会共识,以“丰收节”促进产业大发展、市场大繁荣、大改善、文化大提升是组织实施节庆活动的目的初衷。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广大农民欢庆丰收、享受丰收的嘉年华,通过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搭建了城乡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既打开市场服务市民丰富“菜篮子”,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鼓起“钱袋子”,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丰产丰收,从而让广大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和福利实惠。据调查,不仅农民想过丰收节,市民也想过丰收节。节日期间,城市居民纷纷回到乡村寻根溯源,体验农事之艰辛,享受农耕之乐趣,品味乡村之风情,乡村旅游占各地节庆活动的比例达到45%以上。社会通过品牌农产品推介、农产品网络销售、流通费用减免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丰收节”配套设计的庆丰收全民购物节,给农民带来了客流,产生了广告效应,提升了品牌价值,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异常热络。各大电商企业鼎力相助,阿里巴巴组织7万场农产品直播,京东开展1000场现场推介活动,苏宁近7000店全面参与丰收购物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开展丰收大集促销活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利农民、让利市民,也让全社会分享到丰收节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必须注重思维办节日,注重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为“丰收节”注入新动力,更广泛地提升社会认知。善用现代传媒,制造“盛宴”,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是“丰收节”办节的重要做法。统计显示,首个“丰收节”期间,新闻通过专题报道、现场连线、VR直播等方式,充分展示各地的精彩活动。新浪微博197个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的微线亿次,其青团中央的“我和我的家乡”微博线亿次。微博中的政务微博和网络大V表现活跃,热情宣传家乡、推荐农产品,微信中出现大量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丰收节成为朋友圈的热点焦点。央视综合频道开设《金秋时节庆丰收》专题节目,焦点和新闻“1+1”制作专辑,文艺频道在中秋晚会设置丰收节板块,农业频道连续15天推出系列庆丰收节目,开设“秋收一线”专栏,全媒头条播发《丰收,九月的味道》,农民日报刊发了《中国农民礼赞》,“丰收节”官网与人民网合作推出大型在线,进行全网直播等等。各大主流和新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使农民丰收节霸版刷屏,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成就新风采,大大提升了“丰收节”的社会共识。“丰收节”被网络选为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被评为2018年度国内十大新闻。国际社会对“丰收节”也广泛关注和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和数十个国家向我致以节日祝贺。

  欢庆农民丰收节,是大国盛世的最强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是激发农民群众和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契机,是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集结号!深入学习贯彻习总的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办下去,让农民丰收节的庆典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扉,将其打造成全社会认同的最热烈、最隆重、最有特色、最接地气的节日,打造成像春节一样全民参与、农民满意的新民俗,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光荣。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