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文化  性文化节

广州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性文化产业枢纽城市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3-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广州城市文化影响力日增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性文化产业枢纽城市

  广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在整合资源、搞活机制、打造精品、创新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举旗帜、聚、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文化强市。

  2018年,广州的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市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广州声音和广州故事远播世界。

  “广州投了不少钱来建文化设施,但有个现状:重新建,轻旧改。”梁丽珍表示,近年来,广州市财政资金主要向新的文化场馆建设倾斜,而对老旧场馆的提升力度不大,新旧场馆发展不平衡。比如,新建的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单个投资额均超十亿元,而有着百年历史、梅兰芳曾造访献艺的海珠大戏院却门前冷落。她,不少老旧文化场馆临近社区,可以很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希望对新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要一手抓。

  “此外,文化设施需要物尽其用。”梁丽珍指出,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建设好之后就得物尽其用,可现在不少文化设施管理落后、利用率低、效益差,像条件优良的中山纪念堂年均演出也就50来天,长期闲置,这是对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她希望注重对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且制定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机构的绩效管理办法,提升设施的使用率,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在黄洁薇看来,广州拥有丰富的红色遗存,但在开发、活化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首先是宣传力度不足,很多红色遗存不为人所知,所以需要、宣传红色旧址,打造红色品牌。”黄洁薇指出,广州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还存在整合不够,有些地方修缮程度不佳,周边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等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230处红色史迹,其中有106处没有被列为文物单位,也就是说,全市46%的红色史迹缺乏和利用经费。此外,有些有经费的红色史迹又面临产权复杂而无法修缮的问题。

  针对“红色文化与的现代生活有些距离”,黄洁薇认为,红色文化是可以自然地融于生活中的。像南京雨花台就形成了与俄罗斯红场相似的传统,结婚的新人会到此向先烈献花。她,或可尝试将部分红色旧址为节日的礼仪活动场所。

  “粤剧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各级相当支持,粤剧事业大有可为。”身为粤剧工作者的黎骏声认为,除了搞好粤剧的创新传承外,他还希望广州能够盘活、利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将粤剧的精华介绍给全国游客,扩大粤剧在国内的影响力。

  黎骏生表示,在全国知名度高的地方戏剧基本都在搞旅游剧场。而粤剧艺术博物馆因为是博物馆,按相关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活化旅游资源、推动高质量粤剧演出时有些束手束脚。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广州市民明显感到,现在从公共图书馆借书、看书越来越方便。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接待访问量为2182.04万人次,外借文献量为2694.96万册次,注册读者量为325.35万人,比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27.62%、11.59%、23.88%;全市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共计64个;已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93个,覆盖率100%,提前四个月完成省文化和旅游厅下达的任务指标。到目前,按2017年末常住人口1449.84万计算,广州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91.64平方米。

  尤其令外地人啧啧称赞的是,2018年,广州图书馆的珠江新城馆平均每日要接待读者26903人,其中在去年暑假的8月5日,当天入馆人数达到51774人次,创下国内城市公共图书馆单日入馆人次的最高纪录!

  “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将继续加码。”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表示,将全力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大力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广图联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及各区图书馆于2月1日起增加借阅册次,将借阅量从目前的15册次/人提升至20册次/人等。

  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开展了18场文化主题活动,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件原创艺术品、近千部演艺产品参加展示,吸引100多万人次参与,直接成交22亿元,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累计意向签约126亿元。

  近年来,广州市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17年,根据估算,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1100亿,约占全市P的5.12%,而按照文化创意产业口径统计,其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左右,占全市P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13%,成为广州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

  2018年11月,广州市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努力实现年均增长12%,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到2035年,文化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国际性文化产业枢纽城市。

  今年1月6日,在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颁典礼上,广州大型民族舞剧《醒·狮》荣获本届“荷花”舞剧。这是广州打造文艺精品的一个缩影。2018年,广州重点打造了舞剧《醒·狮》、芭蕾舞剧《铁军》、话剧《行在南国·周先生》、粤剧《初心》、大型情景器乐剧《扬帆大湾梦》等剧目。此外,广州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市属各院团共演出807场次,吸引国内外观众100万余人。截至2018年11月底,广州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8234场次。

  2018年9月21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共同主办的“丝花语——海上丝绸之文化之旅”走进斯里兰卡,为当地表演了粤剧、木偶戏等富有广府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热烈欢迎。近年来,广州主动“走出去”,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合作,广州的城市文化影响力日增,令广州声音和广州故事远播世界。2018年,广州市文广新局先后组织90个团组、1026人次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重点打造“广州文化周”、“我们,广州”、“丝花语”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聚力打造“丝花语——海上丝绸之文化之旅”,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扩大海丝文化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