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创业者口述裁员故事:对不起 等情况好了叫你回来
几天前,燃次元推送了一篇《对不起,我被裁员了》的文章,讲述了10位互联网人亲历的裁员故事。文章发表后,被各大主流纷纷转载,并在社交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认为,普通员工都是裁员事件的者,而是扩张失败却又不想承担经济后果的老板们。
今天,我们翻开了硬币的另一面。这是10位老板口述的裁员故事,里面有他们创业上的辛酸、公司遇挫时的无奈,以及面对裁员复杂纠结的心态。创业不易,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寒冷的冬日带给大家一些人情和温暖。
最后,我们从《创业维艰》一书中摘录了几句关于裁员的话,希望你能从中有所:
1,“请相信我”是CEO每天都要对员工说的一句话,可是,一次裁员就令这种信任瞬间坍塌。
2,人们不会记得自己在公司效力的每一天,但一定会记得你将他们开掉的那一天。
4,一定要和大家交谈,帮他们把东西搬上汽车,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付出的努力心存感激。
几年前我创办了一家服务农村市场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贷款服务,此后转变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
最开始,公司发展一直比较平稳,规模以每年两三倍的速度增长,最高的时候能达到四到五倍,虽然比不了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动辄10倍、20倍的增长速度,但也能稳步发展。
2015年下半年,公司了成立以来的第一场资本寒冬。短短几个月,资本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投资机构出手投项目了,甚至刚到11月,离过春节还有好几个月呢,许多基金都提前放假了,没有人看项目了。
我们恰好就在那段时间,亟需引进一轮融资。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每天一睁眼脑子里想的就是约投资机构。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跟四五波投资机构见面,见面之后大部分机构又说只是看看项目,短时间没有出手的计划。
对于员工来说,可能不用担心公司的资金状况,可是对于创始人和CEO来说,找钱让公司活下去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甚至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工作日因为约访投资机构落下的公司业务,需要在周末补上,然后新的一周再出门找资本……
2018年8月的两件事情,让我再次有了资本寒冬的紧迫感。第一是一些大公司“”出了裁员的讯号;第二是一些资本告诉我,他们投项目的速度已经开始放慢了。
“不幸”的是,我们又在这个时候了新一轮融资。通常,在寒冬里融资会让创业公司的估值大打折扣,同时要面临投资人严苛的融资条件,比如最近很火的“一票否决权”,以及反稀释条款,还有对赌协议。我身边的一家公司在融资的时候就了对赌协议,只不过原来投资机构拿规模对赌,现在变成利润对赌。他们通常是要求创业公司在一个年度内实现一定数量的利润,比如从亏损1000万元到盈利3000万元,这对创业公司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
2018年9月开始,公司开始对所有员工划出业务线,一旦有人达不到业务线便进行培训,培训完如果还不达标,我们就会考虑让他转岗或者裁员。这样的好处,一方面让没有太大提升空间的员工找到新的增长机会,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员工的压力型动力。
目前,公司已经优化了近20%的人员,公司整体的效益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20%,这是让我没想到的。
我们是一家教育行业的新三板企业,为学前教育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涉及学前教育的课程研发、智慧教育等。
起因是我们有一家为C端家长提供幼儿课程的分公司,已经经营了多年,但是迟迟没有很好的营收。那时候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有持续盈利的,问题出在这个做To C业务的分公司上,经营了6年却长期亏损。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维持这项业务的成本越来越高,公司人员的工资开支占到该公司经营成本的一半左右。2018年上半年,山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给员工缴纳社保的最低缴费额逐年增加,这些人力成本的增加让分公司的经营变得更困难。
有一段时间,我焦虑到夜里一两点都睡不着觉,白天工作也没个。每天一到公司,就想着整个公司还有290多名员工等着发工资,他们靠公司来维持生计;如果公司倒下了,我怎么面对他们?
两个多月后,眼见亏损的形势无法扭转,甚至行业的冷清使亏损越来越扩大,最终我下决心关掉做To C业务的分公司,以此保住公司。
整个战略调整大概持续了两三个月,调整后有30多名员工与公司解约。让我特别欣慰的是,大部分解约的员工对公司的调整非常理解。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还和被裁员工保持着联系。一些离开公司的员工,后来去了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在碰到一些业务的问题时,甚至也会来找我,能帮忙的我也都尽力而为。
那次调整后不久,公司还对剩下的员工进行了一轮提薪。现在来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原来更高了,那次调整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也是我们活下去的必经一步。
最多的一次,一个月就裁掉超过1000人。那是2011年,当时我在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团购网站“百团大战”,公司也布局了团购业务,一个月招了近千人,后来发展情况不太乐观,追不上满座、拉手、美团等竞争对手,于是高层决定砍掉整个事业部。团购非常烧钱,公司已经亏了很多,如果1000多人都按N+1给足补偿金的话,那整个公司立马就会瘫痪。
这种情况下,打感情牌很重要。打感情牌不等于糊弄员工,而是说——如果大家对公司有感情,那么每个人都是可协商的。大部分人都热爱自己为之奋斗过的事业,也能体谅公司的难处。HR也好,企业管理者也好,一定要在裁员的时候想方设法帮助被裁员工,比如帮他们投简历、做背书。跟他们面聊的时候,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坦诚告诉他们公司的情况和难处。其实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素质是很高的,大部分员工都比较好谈,不好谈的只能慢慢谈。
HR是个高危行业。裁员的决定不是HR做出的,但跟员工谈裁员的时候,HR是代表公司的,员工不能接受裁员,又没有地方可以怒气,就会对HR。我们遇到对我们哭的,对我们说的,对我们人身的,甚至还有要打我们的。我个子比较矮,1米6,有一次,跟一个1米8的小伙子谈裁员,他拎起凳子就要打我。但我理解他,一夜之间工作没有了,需要重新找工作,他的内心是很恐慌、很没有安全感的。可能还要还房贷,要养家糊口,要照顾父母,要给孩子交学费……
我希望大家能理解,在做裁员这件事的时候,HR的处境也很难受,也很委屈。我经常跟团队的小伙伴说,HR这个工作就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然做不了。举个例子,因为处在一个职能性的部门,HR的工资普遍都不高,一个月只有五六千块钱,但是他给别人算工资的时候,别人一个月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都会有。如果他心理失衡的话,他根本就做不了这个工作,对吧?所以我说,HR要有强大的内心,要足够包容、平和,要懂人性。
员工不容易,HR不容易,那老板就容易吗?养1000人,起一块业务,1个亿花出去了,回头把整个事业部裁掉,那种感觉就像——你买了一只股票,它一直跌一直跌,你终于决定忍痛清仓,内心能好受吗?当然,决定脑袋。普通员工想的是——我没有工作了,你还有工作、还拿薪水。他们不明白,老板的一辈子都有可能栽在某一次创业上。
有很多无良律师喜欢被裁员工。因为他们知道,大公司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希望有负面新闻出现,所以鼓励被裁员工随意要钱。这个时候,你无论怎么讲劳动法,都是不管用的。
当然,常见的裁员原因还有架构调整、业绩不达标等。业绩不佳的员工,很多时候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努力的,当他裁员的时候反弹也更大,因为对他来说找新工作更难。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也比较棘手,有些员工怀孕之后就会开出各种假条,这个时候企业也很难做。有一次,我们怀着孕的HR去跟另一个也怀着孕的员工谈,她对她说——其实怀孕了我们也可以工作的。没想到对方对她,甚至她的孩子。她出来后抱着我哭了一个小时。
说回来,这几年互联网行业的泡沫太严重了,很多创业者拿到很多钱,但并不珍惜每一分钱。等到钱不够花的时候,裁员就是省钱的最快途径。2019年,裁员也还会有。在经济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希望每个公司都能保持战略上的和稳健吧。
我们是一家游戏公司,2015年成立。前两年,我们烧了700万做了一款RPG游戏,游戏在2017年5月左右上线,我们几乎天天在办公室盯着数据,兴奋曲线是以小时为单位的。
起初,数据很好看,最开始的一个月流水是1400万,紧接着就一千多万出头,然后就七八百万,基本上5个月就掉了一半。
数据掉得太厉害了,合伙人觉得这类游戏没前途,他们想在半年内再搞出一个新的产品,希望能够再火一把。于是,团队一下子从30多人扩张到将近50个人左右,我们开始研发新的手游项目。
项目启动一段时间之后,心里越来越没底了。我就说,别犹豫,赶快裁员吧。那个时候我是法人,如果照当时的情况(团队一个月烧七八十万)搞下去的话,很容易欠薪,这个事情我干不出来。
当时,我们的资金已经紧张了。网页游戏总共带来了1000万的纯营收,但最后利润没多少。而且2017年年底,我们给员工发了人均2.8万的年终,一下子100多万就没了。
到了2018年4月左右,我们决定融资。游戏最初上线的时候,有一家合作方说要合作,估值还挺高的,差不多是4000多万,但老股东不同意最后的融资方案,所以在项目上升期我们也没有融到钱。我们再去找人家的时候,团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就被新的投资方占据了。
这次创业我付出了很多心血。游戏后期的运营需要一个一个去疏通渠道,但我们是小团队,人家根本不搭理。 我去楼下等渠道的人或者发行的人,经常从下午四点多等到晚上七八点,人家都不出来。后来我就说我顺便过来的,人家给个面子下来喝个咖啡就上去了,再后来慢慢的人家会跟我聊一个半个小时。
最狼狈的一次,我记得是夏天的晚上。陪渠道商喝完酒,我把人家送回去,自己在那个小区迷了,也可能喝太多了就吐了,直接睡在小区的草地里边。过了20分钟左右,我才知道自己在外面。半夜两点多,我在小区里一边走一边吐。这样的情况在我创业过程中不下五次。
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创业了,我唯一觉得亏欠的是我老婆。我老婆怀孕的时候,我基本上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就待一个周末。后来,我的孩子早产,我老婆做了产手术,孩子出生之后,放在保温箱里,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就在医院里陪了她三天,就来上班了,但她一直很支持我。
第一次创业我非常焦虑。那个时候天天熬夜抽烟,晚上跟合伙人找个地方,一聊就到凌晨三四点,大家走的时候还意犹未尽,都是希望相互取暖,整个人的身体机能熬得老化了不少。
放在两年前,如果有人说“你看你放弃那么好的银行高管工作不做,出来创业图什么”,我会在心里笑他不懂得追求梦想;现在有人再这么告诉我,我会在心里感激他,因为这可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
几年前,我辞掉银行高管的工作,创办了一家针对白领女性医疗美容做分期贷款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我预感到这个市场将来有极大的潜力,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源,比如能拿到足够多的资金,有规模化的资产端。
公司发展很快,业务好的时候,我们在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5%以上,那时候公司蒸蒸日上,不夸张地说,钱是涌着进来的。
到了2017年底,市场转冷,公司面临一场大的战线收缩,相继停掉了东北等市场的扩张,也裁掉了一部分人。原以为到2018年形势会好点,没想到2018年形势越发。我们一度都没有资金来放贷了,公司的人员又开始缩减。
看到曾经的工作伙伴,有的主动离职,有的被优化掉,我也感到很,可我是公司创始人,我不能放弃。为了找钱,我几乎每周都出差,天南海北地找资金方合作。我们的资金供应端主要是银行,中国的潜规则里,跟银行谈合作,第一道关口就是喝酒。
可我平时不爱喝酒,甚至有点讨厌喝酒。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拿下业务,我豁出去了。每到一个地方,找到当地的金融机构负责人,我都要摆上一顿酒局,请这些钱袋子把门人好一顿把酒言欢。有时候,一周要有两三次这样的酒局,我每次都喝得大醉。
一年下来,我喝了将近100场这样的酒局。本来我体型偏瘦,不断喝酒加上长期缺乏锻炼,这一年,我足足胖了40斤。
但银行的决策机制是一个偏长期的过程。上半年资金短缺,结果下半年拉来的钱又集中赶来,资金的问题解决了,甚至都过剩了。如今又要拼命地找资产端,把拿来的放贷出去。
第一次是最痛苦的。当时,我们预计业务量可以涨5-10倍,所以人员扩张得比较快,但实际上只涨了2-3倍,没有达到预期,只能裁员。创业者很多时候都是很主观的,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当时觉得,这些人都是我招的,大家感情还不错;另一方面,裁掉他们相当于天下——公司不好,CEO不好。所以,不愿意裁员,很痛苦、很内疚,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的。
后来,公司经历了一次转型,原有的业务不做了,不可避免又要裁员。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心态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因为,裁的人多了之后你就会比较。你会宽慰自己:断舍离是你能力的体现,你在进化、提升,让这些人离开是为了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这个阶段,CEO会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特别没有人情味,所以其实也很难把业务做好。因为人毕竟是感情动物,你太客观,就会没有朋友,公司文化也不会好。
到了第三个阶段,心态变得特别复杂,我自己也做得特别不好。后来反思,一家公司应该是极度透明的,公司运转得好不好、个人的能力强不强,都应该有个客观的依据,行和不行要有共识。另外,在去留的问题上,应该让离开的人感觉到被尊重,让留下来的人觉得他值得留下来。
CEO的压力无疑是数倍于任何一个员工的。员工做的是封闭式命题,CEO做的是式命题。创业这几年,我一直非常崩溃,早期经常要看心理医生。记得有一段时间为了融资到处奔走,常常一两点才睡觉,四五点又醒了,基本上是个深度的焦虑症患者。
在天津,我们算是一家比较好的企业,一些领导经常会把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安插过来,我们又不能直接。对于这些“关系户”,我一般的做法就是把他们直接交给HR来面试,如果能力合格,我们当然欢迎他们;如果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也会委婉;假如能力一般,但又不能推辞的,我们会事先把我们工作的难度、要求告诉他们,然后把他们安排在比较适合的岗位。
创意服务行业是一个淡季和旺季明显的行业,有一些季节比如过年前后,创意的需求量常小的。按照一个员工平均每月开支8000元来算,500个人三个月下来的成本就要1200多万元。这几乎吃掉了我们大半年的利润,这时候,人力是公司最大的成本。
2018年上半年,我们预感到经济形势不会太好。所以从2018年初,就着手进行了一轮调整。调整的方式是减少自有人员的数量,加大了我们供应链服务端服务商的数量,强化我们的1+1+N(互联网+创意产业孵化+农业旅游)的布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通过线上平台,把业务量外包出去。
减少人员,最难的是怎么减少“关系户”。我们有一个员工是领导的侄子,当初被安排到公司,但是工作一直不太有起色。眼瞅着越来越多的“关系户”来到公司,如果都像他一样,以后肯定成为公司一个不小的拖累。后来我找到人力,了解了这些“特殊”员工的情况和表现,又让人力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与其他员工的差距。一段时间后,他们也感到了压力,大部分主动离开了公司。
2018年下半年,我们的在职人员已经从500多人减少到300人左右,这使公司的运营成本一个月就缩减了100万元左右,这让我们在经济寒冬里更有竞争力。
我是区块链领域的一名创业者,我们公司以技术见长,主要为区块链行业的企业提供服务。2018年年初,数字货币价格处于高位,订单不断飞来,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所以不停增加人手。
到了年中,行情变坏,业务越来越少,维持这么大的一个团队非常困难,只能裁员。用了三个月时间,我们把人数从80裁回到20。
这是我创业以来经历过的第一次裁员。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当初可能满怀着希望,从别的行业跳进了区块链行业,但是没想到由牛转熊会这么快,所以离开的时候很是失望。跟他们谈裁员,你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你希望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交代,另外也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
留下来的主要是盈利的部门,但CEO在做决定的时候也很难不一些个人情感,这是压力最大的地方。有很多朋友,因为信任你才来的,相当于你欠了一笔债,所以裁员的时候很难果断,要做很多沟通,让他们理解公司的处境和难处。
CEO很多时候都处于焦虑状态。我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只能到处散步。当公司处于向上走的状态时,很多问题都会被;当公司处于向下走的状态时,团队在方向上的分歧就会出现。有的人倾向于攻,有的人倾向于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和想法,这时候老板是最难的。
牛市的时候,有泡沫,大家赚钱很容易。现在,大家都在思考,区块链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好在我们是家有技术的公司,有自己的打法和盈利模式,还能继续下去。
这一年的起伏给我的是:一定要在乐观的时候屯好粮草,然后在悲观的时候不断。当大风来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浮盈的机会,但能在大风中长期站住脚的还是少数。所以创业者一定要谨慎扩张。
我经营的是一家手游公司,创立于2018年年初。这个产品是我在原来公司的一个想法,后来中途不做了,我觉得点子不错,就在离家附近开车8分钟可达的地方租了个办公室,开始创业。
了大半年,游戏上线了,数据还不错。没几天,原来的公司就找过来了,他们告我侵权,要求运营那边下架。运营那边说,如果我原来的公司拿出,就立马配合他们下架。
我觉得侵权的说法是模棱两可的,在目前的游戏市场上,你不可能做到一个跟现有的游戏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而且我们这个游戏是有软件著作权的,他们也有,不过大家都没有版号。
12月29日, 我开车回老家参加表妹的婚礼,一上他们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到家后,我打开手机有五六个未接来电。到了婚礼现场,我刚坐下来五分钟,电话就来了,所以我基本上就没有吃饭,不停打电话和接电话。
我想,他们这样的大公司有专门的法务来应付这个事情,但我没有,我要自己陪着,之前我的心思都放在游戏开发和运营上。如果没有时间搞游戏,公司不是就被拖死了嘛。
这太耗费心力了。我上班的时候,多安逸呀。一放假啥事没有,像元旦假期我在家就能开开心心玩三天,现在倒好,好不容易回家,几个小时都用来打电话了,我妈都说了你公司有这么多事情吗?天天打电话。
所以,我不想再继续创业了,我打算元旦过后,就把公司关掉。我提前通知了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告诉他如果有好机会的话,自己可以考虑一下,该给的,我都会给他。
我也遇到过钱不够发工资了,本来想着去银行借款,正好我的妻子自己开公司,他们公司账上钱太多,想走一点儿钱出去,所以我向他们公司借了钱来发工资。
当初,妻子说游戏行业这么不景气,你觉得现在创业合适吗? 我跟她讲:如果是行业最好的时候,大家比拼的是资本和资源,只有最坏的时候,才能看到能力。
当时我觉得出英雄,可惜我不是真正的英雄。但我挺知足的,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确实做出了一款盈利的产品,这就够了。
我暂时不打算找工作,把员工清退,该给的赔偿给到位,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可能未来都不会创业了,除非我再一次头脑发热。
我觉得特别亏欠我女儿,她才两岁,我每次上班出门前,她都会说:爸爸,我和你一起去上班吧。这线 情况好了,叫你们回来
我们是一家VR公司,成立于2015年。都说2015年是VR元年,但到了2017年之后,风投在这个行业的投入开始变少了。
2018年年初,我明显感觉到了行业的不景气。以前一天可能有10多个咨询的,一个月报价能报几百万出去,成交的话,十个总能捞一个嘛。现在的话,一天平均下来也就只有1个咨询的。
我记得当初赶项目的时候,早上9点上班,晚上10点之后才回去,那个时候非常累,但起码有活儿干。现在,员工手上的活儿越来越少了,工作量从以前的加班加点到现在的不饱和。
资本的态度也变了。最开始我要融资的时候,我去找一些大的机构,他们都说我们可以谈谈,后来变成了等我产品做出来,再后来就是等我的发明专利下来。现在,我的发明专利已经下来,他们还是说再看看。
我就想着如果客户不多,纯投入的话,我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于是2018年3月开始,我陆陆续续裁掉了一半人,现在公司只剩下技术人员了。
员工走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多少抱怨,还有一些人感激我。因为VR行业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高,他们也都知道老板不容易,也感受到了行业不景气。
这次创业,我投了差不多两三百万,这相当于我家里80%的资产,可以说除了房子以外,我所有的东西都搭上了。有时候,在家睡不着,我就半夜3点钟回到公司来想东西,然后早上我老婆发现我不在,就会说:肯定是又去公司了,反正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我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和我一起创业的这帮兄弟,因为整个行业不好,大家没有做出一个优秀的案例,也没有赚到很多钱。
本来,2016年我们要和乐视合作,后来融创入股了,所有对外的合作都暂停,合作也没有达成。现在想想,如果合作的话,我们肯定会大批宣传,也会采购一批设备,投入大几百万。当时如果真的做了的话,真不好说。
我还是相信这个行业的。5G就要来了,这和我从事的工作关系很大。比如VR直播4G时代是不可能做的,一定要等到5G普及之后。所以,我一直在盯着行业的发展脉络,我一直每天访问国外的网站,看AR、VR的新闻,我英语不行,就通过谷歌翻译看。
公司的钱还可以熬到2019年结束,今年肯定是不会有年终了。我觉得2020年会有一个大爆发,员工走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等行业好了,我再叫他们回来,希望可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