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文化  两性文学

《八十年代激情文坛》:捞起一个热情真挚的文学时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5月10日上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阅读季西城区文委支持的“《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出版座谈会”在举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会议室群贤毕至,共同庆祝一本新书的诞生,这就是报告文学作家罗达成的新作《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岩,《文艺报》主编梁鸿鹰,上海作协副、《上海文学》社社长赵丽宏,作家肖复兴、周明、陈丹晨、孟晓云、刘进元、少君,上海作协党组原汪澜莅临现场,与罗达成先生一起回忆八十年代文坛热情真挚的往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主持座谈会。

  这是一部五十六万字的文学作品,记录了作者罗达成在上海《文汇月刊》工作期间及诸多名作家的来往,以及一些名家名作的诞生过程。2015年,这部书稿曾在《上海文学》以“煮字风云”为专栏名刊登一年,这个专栏之后荣获第十一届《上海文学》。《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正是专栏的集结出版。

  《文艺报》主编梁鸿鹰说:“书里写到的每个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人,比如丁玲、舒婷、北岛、赵丽宏、周明、肖复兴、刘进元等等,不单写了他们的文学成就,他们对这本文学刊物的贡献,同时也写了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他们对文学的认识。通过这本书还可以看出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界对文学发展繁荣产生的作用,罗达成把这种迅速、快捷、有深度的状态描绘了出来。”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岩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天在座的作家、老评论家,使我们的成长历程受益。我是八十年代上学,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现在这些重要文章还能够让很多人记着,应该感谢在座作家们特别的贡献,他们记录了那个时代。”上海作协党组原汪澜也说:“罗达成的书,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年代,让我们心情不能平静,他把那个年代的人的状态,他的抱负、理想,在那个年代是如何被激活、去绽放的状态,让我很真切地触摸到、感受到了。”

  本书的催生者、参与者、者,上海作协副、《上海文学》社社长赵丽宏称赞罗达成对工作具有的态度,他说,开始写作前,“他把所有信件整理出来,越整理越多,有几千封信。他把所有跟作者的通信全部保留着,每个人的信一封封全部整理出来,不完整的还跟作者联系。这过程非常长。”

  这仅仅是写作前!作家肖复兴称罗达成的写作为“扫壁苦寻往岁诗”,他说:“为了这本书,罗达成付出了很重要的代价,是健康。”正如他在为本书所做序中所言:“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作家,肯下这样的笨功夫、苦功夫,为一本书,愿意让手与脚都磨下粗粝的老茧,让心储满水流如瀑,方敢倾泻在字里行间?这和戏说者、矫饰者和倚马可待者的写作,不可同日而语。要知道,这时候的达成退休多年,七十初度,已是秋深春远之时。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抱衰病之躯,珍时惜日,再贾余勇,做最后一搏。……重新握笔、重温故旧、钩沉往事、思索历史、殚精竭虑,一直6年之久。”

  《文学名编辑》是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一篇文章的标题,他也认为八十年代堪称中国报告文学的黄金时期,“八十年代之所以能诞生那么多引起社会轰动的优秀的报告文学,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都与包括《文汇月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和罗达成、梅朵、周明、傅溪鹏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编辑分不开,他们是作家和佳作背后的园丁和伯乐。真正的好编辑,不仅仅是在为作家做嫁衣,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修改。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这个修改的过程编辑付出良多。”

  说起“编辑”罗达成与作者的往事,作家孟晓云表示:“罗达成催稿是一绝。那时候没有家庭电话,有一天半夜,有人敲我门说有加急电报,我一看是催稿电报。八十年代的文学编辑真是太了。”作家刘进元也讲起:“1981年我的第一篇报告文学写出来之后,有人跟我说你给《文汇月刊》吧,寄给罗达成。我就寄给罗达成了,之后两三个月就刊出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原来我还能写报告文学。从此罗达成就成了我的‘催命鬼’了,我不断地收到他的电话、信件和电报,全都是关于的事,或者问你写什么,或者让你写什么。他确实是一个好编辑,是一个好朋友,是一个重情谊、讲交情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也表示:“罗达成这部书稿再现了梅朵为代表的《文汇月刊》编辑的,发人深醒。美国作家司各特·伯格《天才的编辑》影响一时,被出版社称赞,甚至作为教科书。现在从这部书稿里可以看到中国编辑的伟大和优秀,默默无闻,具有工匠和奉献,他们是作家后面高大的身影和强有力的支持者。”

  一本刊物的十年故事,灌注着罗达成的一份深情与执著。来到座谈会的作家陈丹晨说:“罗达成的书通过一个期刊的历史,有声有色把那时的文坛、社会风尚、时代氛围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华文作家少君则表示:“我在美国生活30多年,讲一个文学史的组成包括:、记述、阐述。罗达成老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大贡献。这是一本非常有史料价值的书。”

  因病未能到场的作家陈祖芬发来了对罗达成的祝福:“相信5月10日的会,一定是激情燃烧,因为本书的作者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个热血青年,八十年代的基因是如此强大,他一个猛子扎进岁月的资料的大海,并没想过还能不能游上来。一个人,只有热血又青年,才会这样地‘没头没脑’,这样地奋不顾身!游上来的时候,他托起他这本厚重的新书,是的,厚重!因为那一页页里,都夹着他的生命,都滴着他的青春。我想起那些跳进水里救人的英雄,当他们捞起落水者的时候,无暇顾及自己的。本书作者罗达成,捞起的是一个年代,一种充满探索充满追求充满激情充满的。达成把生命的重量都放进书里以后,也了自己的健康。我只能遥祝座谈会开好,达成依然热血并青年!祖芬于台,梦溪同候!”

  本书是一部文学作品。八十年代的文坛兴起了很多文学流派及,包括朦胧诗派、伤痕文学等,小说、报告文学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先发表于,而后出版。罗达成的这本书,为我们细细梳理了报告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发展脉络,堪称报告文学80-90年代的断代史。作者用翔实的资料为我们讲述与一些有名的作家如舒婷、黄英、肖复兴、陈祖芬、理由等的来往,详述他们的一些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可读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八十年代文坛,距今不过三十年,历史长河短短一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变得遥远,只能从书中寻找蛛丝马迹,或与长辈老师的交谈中揣摩。因为可能会有各种文字的障碍,可能会有选择性记忆的阻断,还有心照不宣闭口不谈的心理丛林,即便如此,找寻到的也基本都是细节。真实地再现,很难。真实地全面地再现,难上加难,但真实、真情却贯穿五十六万字,成为本书沉甸甸的底色。

  肖复兴老师在序中,放弃了严肃的学术文体,而采用一种散文式表达,与三十年前写作《柴达木》的那位老师形象吻合起来。恣肆汪洋的情感,从笔端流出,无论如何也收拢不住。罗老师接续肖老师的序,接连写出了《写在前面:心头的熔岩与读者的梦》以及《补记:代价沉重 无怨无悔》两篇文章,火山如何在心头喷发,熔岩如何融化血脉。《文汇月刊》从创刊至终刊,存世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十年。创刊三老梅朵、谢蔚明、徐凤吾,均是解放前的老报人,辗转多个城市,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有广泛的作者资源,有的情怀。而后《文汇月刊》组建,作者作为其中一员,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编辑生涯。这十年中,《文汇月刊》创造了太多辉煌,名家堆积,新人不断涌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本刊物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发表了一系列重磅文章,如巴金的《怀念老舍同志》、唐弢的《追怀雪峰》、杨宪益的《红楼梦里提到的玻璃》、戴乃迭的《一个人对红楼梦的看法》、丁玲的《回忆与随想:我所认识的瞿秋白》,胡风重获后的第一篇文章《向朋友们、读者们》、舒芜的《说“梦”》,这些文章,在某种程度来说,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其发表的意义高于其发表的内容本身。而《文汇月刊》,因其对历史客观的立场,为当时复苏的文坛及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得以抒发真情实意的平台,一个宽慰他们的心灵家园。

  江苏人,生于1943年。历任文汇报《笔会》副刊编辑,《文汇月刊》副主编,《文汇报》特刊部主任兼《生活》副刊主编。高级编辑。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的旋风》、《少男少女的隐秘世界》、《中国足球青年近卫军》、《与大海签约》等。《杭州市001号》获上海市首届报告文学一等,《“十连霸”的》获全国首届体育报告文学一等,《一个成功者和他的影子》获全国第四届优秀报告文学。2002年获第四届上海韬奋新闻。追忆《文汇月刊》的专栏《煮字风云》,2017年获十一届《上海文学》。

  罗达成这部新著,书写了《文汇月刊》1980年创刊至1990年终刊的十年历史。这段历史,不仅独属于《文汇月刊》,同时也是中国文坛乃至中国当代一段重要的断代史。

  我和罗达成相交四十余年,共同经历了时代的沧桑,留下无数难忘记忆。达成在《文汇月刊》这十年,也许是他生命中最精彩的十年,他以心的投入,参与并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激情迸发和风云变幻。在年逾七十时,达成重拾记忆,回首往事,反思那段文学的黄金岁月,以真挚严谨的态度,推心置腹,坦露灵魂,几易其稿,写成这部有份量的大书为一个远去的激情年代留下珍贵回忆和思考。这是一本讲真话的大书,是一本引人入胜,也发人深思的书,是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信史。——赵丽宏

  《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顺利出版,作为本书的责编,一颗心终于放下。直至现在,我与作者罗达成老师还未见过,但我们在微信上的交谈却如多年相识,有一种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从我第一次触碰到这本书的书稿时,就已氤氲而生了。我一直在想,产生这种熟悉感的原因是什么,在审稿与交谈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八十年代文坛,距今不过三十年,历史长河短短一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变得遥远,只能从书中寻找蛛丝马迹,或与长辈老师的交谈中揣摩。因为可能会有各种文字的障碍,可能会有选择性记忆的阻断,还有心照不宣的心理丛林,即便如此,找寻到的也基本都是细节。真实地再现,很难。真实地全面地再现,难上加难,但真实、真情却贯穿五十六万字,成为本书深沉的底色。

  五十六万字,是连续六年不断工作的,作者从《文汇月刊》一百多期,两千余封信,以及很多老友的手稿、信件等等庞大繁杂的资料中,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肖复兴老师在序中,放弃了严肃的学术文体,而采用一种散文式表达,与三十年前写作《柴达木》的那位老师形象吻合起来。恣肆汪洋的情感,从笔端流出,无论如何也收拢不住。作者接续肖老师的序,接连写出了《写在前面:心头的熔岩与读者的梦》以及《补记:代价沉重 无怨无悔》两篇文章,火山如何在心头喷发,熔岩如何融化时间。

  《文汇月刊》从创刊至终刊,存世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十年。创刊三老梅朵、谢蔚明、徐凤吾,均是解放前的老报人,辗转多个城市,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有广泛的作者资源,有的情怀。而后《文汇月刊》组建,作者作为其中一员,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编辑生涯。这十年中,《文汇月刊》创造了太多辉煌,名家堆积,新人不断涌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本刊物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发表了一系列重磅文章,如巴金的《怀念老舍同志》、唐弢的《追怀雪峰》、杨宪益的《红楼梦里提到的玻璃》、戴乃迭的《一个人对红楼梦的看法》、丁玲的《回忆与随想:我所认识的瞿秋白》,胡风重获后的第一篇文章《向朋友们、读者们》、舒芜的《说“梦”》,这些文章,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其发表的意义高于其发表的内容本身。而《文汇月刊》,因其对历史客观的立场,为当时复苏的文坛及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得以抒发真情实意的平台,一个宽慰他们的心灵家园。《文汇月刊》同时对当年流行的各种文化现象,给予宽容与关注,例如争议的李谷一、庆,被全民关注又失望的足球,正被文学圈猛烈的朦胧诗派等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份刊物显示了自己的胸怀。除此之外,月刊汇集一批当时的中生代作家,达到了现在任何一家报刊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如冯骥才、韩少华、乔迈、赵丽宏、肖复兴、雷抒雁、李瑛、袁鹰、理由、陈祖芬、刘进元、陈丹晨等等。书中详述这些作者的作品,如何孕育,如何诞生。“挥霍名家”是梅朵的四字箴言。但是十年之间,每号都如此“挥霍名家”,让人叹为观止。

  一份刊物的气质,默默地彰显了编辑们的气质。作者罗老师,用时而俏皮时而严肃的“海派”语言,向我们描画了《文汇月刊》的编辑们的形象,首当其冲便是梅朵。于是,当我们从本书的无尽史料中抬起头来,似乎看见梅朵老先生站在那里,眉头紧锁,说:要组名家的!不遗余力!“梅朵 梅朵 没法躲”,我相信是一句的“口头禅”。作者在书中写了作家陈祖芬与梅朵因意见不一致而各执一词不肯,上午仍然疾风骤雨,下午却已经风平浪静,作者自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进而借陈祖芬的文章,更进一步刻画梅朵的“多面性”,这个老头,组稿时候“咄咄逼人”,独处时却缩在一角,要么是的公交车的小座位上,要么是家里的打了补丁的沙发上。作家刘进元,也同样在文中叙述了对于梅朵的感佩,一个周日的雨天,突闻敲门声,开门看见梅朵站在门外,手拿一把湿漉漉的雨伞。交待刘进元要把好稿子留给月刊便离去,并说,还要去好几个作者那里。我们以为梅朵是个煽情的人物,结果刘进元却补了一句,梅朵说,都是肉长的,刮风下雨往作者那里一站,好稿子就来了嘛!还不忘“狡黠”地一笑。

  梅朵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词,“”指的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会陷入,连“我”都会。梅朵对“”的把握,是积极,留守底线。这一点,很好地传递给了本书的作者。在本书的二十多个章节里,前面几章是梅朵冲锋陷阵,但其它章节则主要是作者在组稿、审稿直至付印了。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导致作者身体屡屡不适,而跟各方的沟通,又直接关系到刊物的存活,没有对于“”的把握,对自己及时的调整,可能没有办法下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