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论坛在沪举行
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主要是留学生文学,多为抒发乡愁,其后逐渐演变为移民文学,华文作家们在两种文化中激烈碰撞,而如今,随着中国浪潮不断深入,海外华文文学也已不仅仅是乡愁、文化冲突,而出现了多元融合,以及作家在新生活体验之后更深层次的生命反思。深感于变化,11月17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举行,少君、刘荒田、王性初、曾晓文、王宇秀、江岚、陈永和等十二位海外华文作家与刘登翰、陈思和、王列耀、陆士清、刘俊等十余位评论家与会。
同上两届相比,参加这届论坛的作家涵盖国家、地区范围更广泛,写作体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我们之所以持续举办这个论坛,是基于海外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现实,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与海外华文文学特殊的渊源,是基于为上海文学的发展汲取更多启迪和借鉴,也是基于推动中国文学日益世界的需要。”上海作协党组、副王伟如此表述论坛的意义。他进一步表达对于此次论坛主题“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的看法:“在当今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的世界受到极大冲击,文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小天地里抒发诗情雅意,而应当体现时代,思考和表达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海外华文作家接触过更多元的文化、见识过更多样的世界,对这样的主题,他们通过各自的作品,有不同寻常的阐释。”
复旦大学教授、评论家陈思和以“世界华文文学的拓荒者”称呼这批作家,他表示世界华文文学中很多文学作品首先在海外发生影响,然后才慢慢反馈到中国学术界,相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有个时间差。在这样的前提下,他认为固坛的形式对于经典作家作品的完整讨论与研究十分必要。“他们在题材和文学上,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性。如果说文学史是一片土地,一个作家是这片土地上一棵棵树,专业论坛聚焦海外华文文学,就是期待树根扎得更深,将来花也开得越多,整个华文文学研究园地就会愈发茂盛。”
“跨文化”是每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必须面对的课题。“不管身处海外还是国内,海外华文作家很容易处于身份的尴尬当中。但有意思的是,身份的尴尬错位,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带来的五味杂陈反过来提供了足够驰骋的艺术空间。”评论家刘登翰在评点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王性初时说道。他认为王性初在一系列冷眼写美国的作品中,这种尴尬的身份使他用一种冷抒情、冷叙事对美国万象进行描摹与书写。除了写在地故事,乡愁依然占据这位作家的心头,但它的涵义却有所变化。“我每年回来一到两次,跟家乡的距离是忽远忽近,那么就有乡愁。但我如今的乡愁,已经跟历代文学作品的乡愁有所不同。新时代有新的乡愁,乡愁也有了新的内涵。”乡愁不再流于表层的书写,更多地挖掘文化深处的内涵。
相比于王性初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的老作家,书写的转变在年轻作家身上显得更为突出。华文作家曾晓文经历两次移民,先是在1994年以陪读夫人身份去美国,本是南开大学文学硕士毕业的她却无法用文学谋生,于是去读了IT硕士,2003年底,在的一家建筑管理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工作,打拼十年后成为IT总监。和许多新移民一样,她经历业,经历过文化障碍、心灵低谷,现在文学对她而言,更多的是晚上的独处时光。她反问自己出国,到底是走进一个更大的圈子还是更小的圈子?“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现在时的华人群体,反映自己能够驾驭轻熟的移民生活,即‘他国故事’。我希望以我的微弱之笔,为移民代言,赋予‘无声者’告白的,我想这也是新移民作家的时代担当。”对故国文化的体认和对自己新身份的认同及观念的转变,“融入”和“包容”成为另一种主题的表达。“我笔下的人物也不再停留于 ‘流浪’,而追求‘落地生根’,我希望在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扩展新题材,探索平等、友善、、诚信等多元主题,同时关注人物的心灵轨迹,关注上的‘’。”正如评论家钱虹指出,曾晓文的叙事突破超越了乡愁,上升到对人性的关切和。
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一个趋势是随着中国的开发与经济发展,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与中国本土交流日益增多,频繁穿梭于中国和世界各地,使得他们的作品也越来越离不开自己的故土,并更多地表现为东文化中的融合与发展。面对如何创作出独特书写风格的挑战,或许可以用曾晓文在《背灵魂回家》中一段文字描述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我身居非中文的异国,在业余时间写作,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负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上,正 ‘建立一座工的’,以‘文字人们的善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