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才情寄乡愁笔下千钧是大梦|青年作家郑的文学梦
客居西安的社旗籍青年作家郑,是我近几年结识的朋友。他儒雅谦和且才思敏捷,浑身上下的真诚睿智和深厚学养,为人处世的豁达厚道,再加上思考的人文,为他赢得了颇高的好评。
十多年前,一部20万字的文学集《急红眼的中国人》,开“反腐文学”之先河,首印30万册两月内销售告罄,使他从此步入中国“畅销书作家”行列。
2013年春,中国文联出版社又推出他的散文集《古镇遗梦》,在首发后,再次引发关注,一年内连印三次,销量近10万册,再引强烈反响。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被埋在最深处——那就是我们的故乡。”每次与他谈到文学,绕不开“乡愁”这个话题。说到动情处,他眼睛里闪烁着许多深刻的东西。那些东西在他看来,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所以,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感觉最满意的却是那些写故乡的文字”,便是他心迹一角。
郑20岁前的时光是在社旗县一个叫青台的地方度过的。青台过去是一个小镇,后来跟邻近的李店镇合并了。那里,不仅有他熟悉的历史人文,更深深地埋藏着他童年的梦想和青春的记忆。
少时一篇《甲鱼的》的发表轰动了校园,让他成了当时所在的青台镇中建校以来唯一在地级上发表文章的学生,接着雪花般的信件从四面八方飘来。
郑听说后,心里很是高兴,他从中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处处留心皆学问。从此,他和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一发不可。
初三那年,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开始利用假期和星期天对学生进行“补课”。一摞摞厚重的课本及复习资料,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当然,有着强烈“业余爱好”的郑也不例外。每到周末,看到初二和初一的师生们欢欢喜喜地走出校门,他就咬着笔杆坐在教室的窗前发呆,当一首悠扬的“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歌声突然从里飘进他的耳朵时,他抬头看看教室前面那些戴着高度近视镜一脸茫然的同学们,心头立刻涌上难言的忧伤。霎时,万千思绪涌上笔端,他悄悄铺开稿纸,流泪写下《明天又是星期天》的千字日记,写完后泣不成声。后来,他把这篇文章悄悄投给了刚刚创刊的《南阳晚报》编辑部。
当时,负责该报“玻璃屋”栏目的编辑看到后,立即回信“情真意切,激浊扬清,切中时弊”。一周后,该文在《南阳晚报》显著刊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发表后,当时南阳地区教委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补课大检查”,接着便引发的“学生减负”大讨论,成了那一年全国高考作文的主题。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年仅16岁的郑懂得了更多的生活道理。从此,他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到高中毕业时,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100多篇(首)作品。
为了写好“故乡”这篇大文章,他曾数次跑到家乡,一个人站在山陕会馆前的石阶上走来走去,思绪万千……看到故乡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他欣喜若狂,飞扬。
郑说,小时候从到县城赶集,山陕会馆周围一片破败,赵河上下荒草丛生,现在突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时常撞击着他的心灵,他觉得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有必要考察和记录下这里的点点滴滴,包括人的情感。这个时候,故乡在他眼里,在他的笔下,就成了“世界的中心”、“的圣殿”。
“我可以在纸上、在电脑里尽情地发挥我的特长,舒展我的想象,但我必须,笔下所奔腾的万千情感,一定要真实而,崇高而善良。否则,就了故乡的期望,了创作的初衷。徜徉在这样一种思绪里,我的内心又是极其清静而满足的。我笔尖画出的所有文字符号,都将在跟故乡的对话、母亲的谈心、灵魂的坦白中,得到一次次的洗礼和。”
正是这种“不忘初心”的情怀,郑自从20岁离开家乡后,不管身在何处,总是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小时候,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没有太多的念想,也不识故乡真面目,大概皆因只缘身在此‘乡’中吧。长大了,为了梦想而远走他乡,竟瞬间增添了几许新愁,读懂了人生的不舍。”
他写梦中的乡愁,不是一般冲动的表达,而是一种深切的凝视。这种凝视,常常使人产生,令人浮想联翩和热血澎湃。“这个时候,赊店在我眼里,在我的笔下,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的圣殿。”
于是,《碰撞》、《古镇遗梦》、《赊店物语》三部作品相继横空而出,成为中原文化的寻根之作。这文字,依托深刻的历史记忆,步向文本的纵深,以开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诗意的文字表达,展现社会底层状态的当下与过程,从中传达出现实的人文关怀,使独特的生命脉络和现代文明,成中华文化的生命形态和潜在的人性之美。
正如著名作家周大新所言,郑是从南阳走出来的一位很有潜质的青年作家,他在作品中对中原历史人文的关注和思考,很耐人寻味。尤其是他对家乡古今人、事、物的描述,具有独特的、新颖的审美视角,充分地展现了一位游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寄予的希望。
因为在写作方面崭露头角,高二那年,首都师范大学一位老师便破格邀请他进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办的作家班。但考虑到离高中毕业还有一年,郑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他相信,只要努力,机会还是有的。
1995年9月,郑从社旗县第二高中毕业,怀揣着文学之梦,走进了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大门。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他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潇洒起来,反而比上高中时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业。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躲到学校的图书馆看名著和发奋写作。
大学没毕业,他就被一家聘为特约记者。后来,到西安《消费者导报》工作后,他感到如鱼得水,浑身是劲儿,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采访。他要求自己,必须每期版面上至少要有自己两篇以上的文章。后来,为了工作需要,他先后用了“老枪”、“多磨”、“白河浪”、“秦豫”等笔名,每一个笔名的背后,都寄托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梦。
他说,社会竞争太激烈,必须勤学苦练,才能使文笔像“投枪匕首”一样越磨越光。当然,也包含着一些生活中假恶丑的意思。“多磨”取自“自古雄才多”,“白河浪”寓意人生要像白河之水一样充满活力和意味,在“秦豫”大地写时代新篇章。
面对一切收获和荣誉,他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和谨慎。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子朴实的情怀和本色,脚踏实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用文字诠释着他的追求和作品风格。他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中有爱,天下无敌,我只管写好自己的文章,做到对每一篇文字负责就行,至于读者怎么评价,能不能受欢迎,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
就这样,郑一默默走来,用厚重而深刻的文字,记录着一个中国知识的责任担当和人文情怀……
谈到今后的创作方向,郑说,下一步他将继续围绕“梦中乡愁”这一主题,审视和考察厚重的中原文化和黄河文明,表达语境和思想内涵会更加广阔壮观。等到时机成熟了,他考虑拿出自己多年的稿费、金、版税和拍卖书法作品所得,为家乡设立一个文化项,以回报乡梓,激励后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