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2020 我们的脱贫故事》尝试用微观视角和个体故事来阐释重大题材。4年来,8位导演用“见证、亲历、扎根、深耕”的方式进入“扶贫”前线,开始了默默无闻的创作。他们长时间地伴随、跟拍,让镜头自然地流动在生活之中,一方面获得了足够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使被拍摄对象渐渐忽略了“记录”的存在而呈现出真实的自我。每集故事的平均素材量超过2000小时;每集故事拍摄周期都超过2年,有的甚至长达4年;9支摄制组,累计往返行程超过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一圈;拍摄海拔最高到了西藏高原的5000米以上……
正是这种付出和时间的跨度,让记录者记录到了生活的变化和渐变的过程。在作品中,无论是扶贫干部的苦闷、焦灼、攻坚,还是扶贫对象的困惑、犹豫和改变,都在记录镜头下得到了生动自然的表现。摄制组深入中国最后通公路的西藏墨脱、碧罗雪山脚下的云南福贡、太行山区的山西岢岚等地,呈现了这些偏远贫穷地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怒族村庄的人们虽然穷困,但在传统节日还要集资聚餐,表达对家乡的眷念;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墨脱村落,有人背着100多斤的铁炉子做彩礼,要用最隆重的方式迎娶村里漂亮的新娘;在农耕条件落后的湖北深山,有人像愚公移山一样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屡战屡败、不屈不挠……
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但是,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往往会发生冲突,有时甚至是尖锐的对立。扶贫工作的最大使命,就是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的重新激发。在西藏墨脱县一集,广东援藏干部苦口婆心地对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当地村民还是不肯搬迁。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党和政府以及扶贫干部如何激发他们改变生活现状的过程,“解放思想”的过程,在矛盾冲突中呈现了一个个真实、坚韧、血肉饱满的扶贫干部形象,为这个时代、这个群体、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工程留下了生动的画像。
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量的。脱贫攻坚绝不是一句口号,每一点改变、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许多人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的结果。《2020 我们的脱贫故事》用一个个事件、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村庄,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微观化、个体化、情感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影像记录。纪录片中没有解说词,只是借助尽可能少的字幕来交待时间、地点和背景,整体上采用了“直接电影”“直接电视”的记录手段,不仅让今天的观众能够看到正在发生什么,也让明天的观众看到曾经发生了什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生产播出的旗舰机构。本片集合了《乡村里的中国》导演焦波、《寻爱》导演柴红芳、《三矿》导演郭东升等优秀纪录片人,体现了纪录片国家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用最好的创作态度和专业精神完成了这部集体创作。怒江沙瓦村近4年的拍摄,使柴红芳导演几乎变成了脸上带着高原红的村里人;4次徒步涉险进村的王小峰导演在拍摄村民欢天喜地搬新家时,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年近古稀的焦波导演与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同生活,争取获得第一手的素材……纪录片人努力与他们的对象近些、近些、再近些——这种近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近,也是心理意义上的近,更是对时代和生活的靠近。从而真切感受到时代变动的脉搏和温度,拍摄出这样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社会学价值、审美价值的纪录片。它告诉我们,2020年中国迈过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年轮,而是一个新的开端。也许,这正是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 标签:饿虎吞羊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