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亏57亿!曾被红杉、淡马锡青睐的独角兽,如今败下阵来?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张闫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年这句话一出,顿时共鸣者如众。如今,全国游、出国游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旅游平台们也纷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其中不乏携程、飞猪这类新秀,也不缺美团等后起之秀。
而在抢夺线上旅游这块大蛋糕时,有后起之秀奋力直追,也有领头羊败下阵来。
途牛,作为曾经的OTA中佼佼者,2014年成为第四家在美上市的OTA平台,上市数年,非但没能摆脱增长缓慢,业务结构单一的评价,反而陷入了连年亏损的窘境。
亏损已经成途牛“家常便饭”
亏损的阴影一直笼罩在途牛的发展过程中。
自从2014年,途牛在美上市后,就一直表现不佳,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途牛分别亏损14.6亿元、24.2亿元和7.7亿元,直到2018年才实现首次盈利。
但近日途牛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又揭露了一个事实:今年途牛又要亏了。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途牛亏损额达到了1260万元,虽然这个数字与今年第一季度亏损1.5亿元,第二季度亏损1.67亿元的成绩相比,算是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与去年同期盈利2800万元的表现相比,途牛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
为何在移动互联网红利下,全民旅游的风气下,途牛的表现依旧如此糟糕呢?
从途牛的财报中可以得出答案。在2019年Q3财报中,途牛打包旅游产品收入为7.471亿元人民币(合1.045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8.1%。而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跟团游收入的增长。
据悉,跟团游业务基本占据了途牛整体营收80%以上,也就说途牛唯一拿的出手的业务就是跟团游。
但是跟团游的发展要依仗地接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营,所带来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比较高,发展比较吃力,整体毛利并不高。
其次,在线旅游竞争激烈。巨头携程占领市场份额40%以上,占据极大优势;而同程艺龙合并后,业绩也蒸蒸日上,实力不容小觑;而美团与飞猪凭借在酒店预定和机票预定上的优势也瓜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比较之下,不论是在机票、酒店、火车票、度假产品、目的地门票预定等业务上,途牛都没有与巨头抗衡的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线上流量红利的消失,在线旅游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面对这个难题,途牛选择了扩张线下门店、加大广告营销的方法来吸引用户。
据2019年途牛Q3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途牛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花了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据悉,费用上升主要是由于门市扩张相关费用的增加。
从2015年开始,途牛就开始布局自己的线下门店,截止2019年3月,途牛的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了530家直营店。但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模式不同,直营店所需要的运营成本更高,扩张速度更慢。
相比较之下,携程的线下门店扩展速度更快。通过加盟的形式,携程迅速招揽了一批盟友,全国线下门店数量达到1700家,今年计划还将新开1300家店。
与同行相比,途牛的捉襟见肘的境地已是一览无遗。
途牛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作为曾经的OTA中佼佼者,途牛也曾是资本的宠儿。
途牛从成立至今,获得了约10轮、总计近19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有京东商城、携程、弘毅投资、红杉资本、DCM资本、淡马锡等资本机构。
但自2016年拿下海航旅游投资的5亿美元后,这几年来,途牛还没传出过有融资的消息。
当然,这也与途牛本身的发展有关。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9年近7年的时间内,途牛已经累计亏损57.3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57.07亿元人民币。
烧钱之旅走到今天,有人甚至称并购或许是途牛的最佳出路。
不过,途牛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逆势而为呢?答案谁也说不好。
在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时,面对财报业绩的不佳,途牛将原因归因为外部大环境的不好,导致旅游收入预期下降。确实,受种种因素影响,2019年旅游市场整体环境都不好,各大OTA都在面临这一困境。
但是对于一直都在亏损的途牛来说,大环境的变差影响更严重。当大环境好时,途牛还能在风口上获利,一旦风口过去,亏损只能越来越大。
面对常年亏损的现状,途牛早早就开始削减开支、开始裁员。
2017年途牛总部开始大裁员,一口气辞退400余人,有个别部门甚至整体都被裁撤,员工对此毫不知情。半年后,新一轮的降薪、降提成又再次到来,很多员工甚至罢工以示抗议。
更让人诧异的是,途牛的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严海锋,首席财务官杨嘉宏也纷纷宣布离职,离开途牛这个曾经奋斗了数年的老东家。
大幅裁员、高管出走,如今的途牛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连用户口碑也每况愈下。
今年10月,有多个途牛用户投诉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首付出发”。据悉,当用户修改行程,取消订单时,不仅要扣高额的违约金(全部旅游团费的60%-80%),还要一次性支付分期贷款全部的12期或18期手续费!
有途牛用户甚至定好了酒店,却被酒店放了鸽子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