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增一岁“小目标”,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当人均GDP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曲线变得极其平缓,必须在食品安全、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疾控工作等多方面有所改善,才能有效地提升国民预期寿命。实现寿增一岁的“小目标”,是实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大目标的应有之义。
据3月22日《工人日报》报道,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一岁,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许下了“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一岁”的健康承诺。专家表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让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同时,要不断提高养老待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让百姓活得更长,活出质量和健康。
不少人对“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对其确切含义及其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社会发展变化和趋势,并不十分了解。
人均预期寿命,通常是指某年某地区新出生的婴儿预期存活的平均年数。它是根据婴儿和各年龄段人口死亡的情况,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后得出的,即现阶段每个人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活到这个年龄。
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到2019年底的77.3岁,70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42.3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如此成绩,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多项民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某种意义上说,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见微知著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准与国家发展水平的窗口。
比如,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我们身边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一些种类的癌症已被划入慢性病行列;吃饱穿暖后人们开始有更多时间和条件来养生、健身;吃得更安全、健康成为更多人的饮食追求;对碧水蓝天、清新空气的要求也比以往更加“苛刻”;出行旅游等多层面需求的满足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此方方面面国人生活质量的提升,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2005年71.8岁,2010年74.8岁,2015年76.3岁,2019年77.3岁,不难发现,新世纪以来,每五年人均预期寿命提升的幅度在逐渐减缓,这是符合人口学内在规律的。尤其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设定人均预期寿命只延长一岁的目标,这一“小目标”要实现起来,则是一项浩大工程。人口学界经典的“普勒斯顿曲线”揭示出,当人均GDP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曲线变得极其平缓,必须在食品安全、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疾控工作等多方面有所改善,才能有效地提升国民预期寿命。
实现寿增一岁的“小目标”,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动民生领域普惠式发展,需要更多动真、碰硬的改变与突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它有赖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多领域实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五年,寿增一岁的“小目标”,传递出十足的信心与底气: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将有更高的向往和追求。而这个“小目标”也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倒逼相关领域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说,实现寿增一岁的“小目标”,是实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大目标的应有之义。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我国,任何问题如果乘以14亿,往往都是一个大问题;任何改变和进步如果除以14亿,都可能不很显著。读懂寿增一岁“小目标”背后的发展密码,积蓄更充沛的奋斗力量,让每个人的脸上盈满笑意,实现“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需要我们戮力同行。
- 标签:赖幸媛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