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从容的心态成就更好的中国
艰苦卓绝的“全民战争”,好似一堂全民参与的思想政治课,解码着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优势,淬炼着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品格,强化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奋斗之路道阻且长,自信自强,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续坚定走向未来的动力源。
近日,在《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张维为教授在综合对比本次疫情大考中的中西答卷后,论述了抗疫之战对国人的另一重精神价值——认清了“西方的月亮并不更圆”,并对我们自己的制度、文化以及价值观更加笃信。这种精神上的变化与进步,“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坚定着一个大国的行进步伐。
疫情初定、洪水又来,今年中国的前行之路极不平坦,但艰难险阻没有把我们压垮,防疫成效显著,防汛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稳步重启、加速向前。有外媒惊叹,一场疫情让很多国家焦头烂额、泥足深陷,中国为什么能率先闯过“疫考”,又有力应对“汛考”加试?这背后是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领导力,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组织力,是一竿子插到底的执行力……举国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生命第一分秒必争,这样的行动姿态让民众信任、心安,进而才有了“众人拾柴”“一呼百应”的支持与配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艰苦卓绝的“全民战争”,好似一堂全民参与的思想政治课,解码着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优势,淬炼着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品格,强化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
“人民至上”是共和国始终如一的价值底色。揆诸世界,将“为民”列入施政纲领的国家不在少数。但行胜于言,这次疫情中,不少动辄将人权挂在嘴边者不仅对疫情轻忽以对、放水流舟,更借机攻讦扯皮、甩锅卸责。相较于一些国家将人民生命放到冷冰冰的经济天平上测度,中国答卷的主题始终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70多年一路走来,无论是灾害面前“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牵挂人民安危冷暖,顺应人民更高期待,这个国家前行的每一步,都浓缩着“为了人民”的信念与追求。
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支撑起了“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今天,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超过九千万名,遍布中国社会整个毛细血管,也是各行各业的先锋力量。时代场景几经转换,但中国共产党人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奋斗的目标没有变,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共产党员先上”的责任与担当没有变。党员身份,意味着更多义务、更多付出,这是社会的共同认知。战疫一线、抗洪一线,共产党员永远是“逆行者”的中坚,对此,中国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集体主义”植根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漫长的岁月中,无数天灾战祸、兴衰危亡,塑造了我们风雨同舟的“共同体”情感,塑造了我们强调集体利益、强调个体责任的价值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战疫期间,“一个国土面积接近整个欧洲、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能够迅速形成‘集体意愿’”。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大局,这份强大的民族聚合力,让中国人面对艰险总能一往无前,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不仅仅来自于经济增长,更来自于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价值。风雨之中,完成对党、对国家以及对民族的再认识,提升的是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助力的是国民心态的成长成熟。环顾当下,外部环境嘈杂纷扰,面向未来,奋斗之路道阻且长。我们尤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正确的标尺审视自己,涵养起真正的大国国民心态。同时也要更加清晰明确坚定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胜战之道,心胜为上。”自信自强,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续坚定走向未来的动力源。“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前路漫漫,所有国民激发起昂扬精神,保持我和我的祖国的血肉联系,自信从容,戒骄戒躁,就一定会在奋斗征程中成就更好的中国。
- 标签: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