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生活  性爱宝典

“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31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O月31日讯 31日,以“守正求新”为主题的韩天衡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对韩天衡70多年学艺经历进行一次回顾,全面展现其不断探索、锐意创新的多彩历程和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其在书画篆刻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当代海派艺术的成果和风貌。

  本次展览共展出韩天衡书法、绘画、篆刻、杂件等近350件精品力作,及艺术专著140余种。作品创作时间从1960年至2019年。其中篆刻最早作品为韩天衡20岁时的“天衡藏书之记”,最新的作品则为2019年创作的“八十叟”、“空灵”、“龙新”、“如意”、“闲里偷忙”、“起来”、“言之不预”和巨印“国泰民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书法作品中最早为26岁时的临摹作品《临唐王居士砖塔铭》,也有其在76岁高龄时创作的巨幅榜书《涛声》,还有篆书巨作《中兴》等;今年创作的行书毛主席词《水调歌头·游泳》、篆书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均为高2.3米、宽8米的巨作。其绘画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水墨也有重彩,独创的“韩鸟”造型更是别具一格。

韩天衡作品资料图

  韩天衡从四岁起学写字,六岁学刻印,十几岁时学习写诗文,三十五岁再学画,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形成一个多领域的艺术体系。作为被当代公认的兼擅书法、国画、篆刻、艺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的通才,韩天衡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在篆刻界,他是四十年来引领当代篆刻风气、最有影响力的大家。回顾自己的学艺之路,韩天衡以哲学辨证的睿智,以“守正求新”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词。“守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继承,而“求新”并非是轻率狂妄的否定传统,它是艺术适应时代而作出的变化。如今,我们从韩天衡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作品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他不守旧、不自缚、不懈怠的艺术创作态度和哲思理念。

  著名艺术家何家英指出,韩天衡的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通擅。无论是盈尺册页还是丈二巨制,皆能拿捏自如,神完气足。在创作中,他有意强化了用笔提按的律动,使线条跌宕起伏,奔腾激越,起承转合,顺乎自然。这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律动,使作品在完整性中有了一种与生俱有的堂皇、厚重和灵动。

韩天衡作品资料图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韩天衡在几十年的艰苦求索中,“为往圣继绝学”,开拓出一番新天地。主要有三:一是激活了鸟虫篆。这类字体流行于秦汉时期,盘曲难辨,类似“天书”,素来只是在小圈子内把玩的。韩天衡追求鸟虫篆“绕萦不失庄严,迂荡不失筋骨,气满不失神情,妩媚不失内质”的美学境界,把上古鸟虫篆的浪漫气息发挥到极致。并整理出版《秦汉鸟虫篆印选》,带动了当代鸟虫篆印章的创作热潮。二是对篆刻史的贡献。从投身篆刻艺术的同时,他就开始了对篆刻历史的关注、梳理和篆刻理论的思考研究。《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九百年印谱史考略》《中国篆刻大辞典》填补了二千年来印学研究中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三是对草篆字体的独特贡献。草篆原是中国文字由篆书向隶书发展的一种过渡性字体,像天边的流星一闪而过。明清时期赵宧光、傅山曾做过实验性尝试。真正使草篆作为一种稳定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字体,开出一方天地的是韩天衡。他用草书的笔法,使四平八稳的篆书获得了一种神采飞扬的青春气息。

  这次展览是由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宣传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承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