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生存的背后:不止于文化空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3日讯(记者 魏金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和数字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在迎来“春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近年来,关于实体书店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日前,记者在实地走访了包括钟书阁、春风习习、建投书局、上海三联等几家书店之后,发现其实风格独特的实体书店从来都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模范书局天桥艺术中心店一角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作为一个融通各类读者人群的休闲文化生活体验空间,实体书店因其自身定位以及所处地段和覆盖人群的差异,在生存方式的探索上也略有不同。跨界并不是书店今天的转型创新,而是一开始其自带的文化基因。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近年来在全民阅读方面的建设不断加强,各区有关实体书店的扶持红利政策频频出台,也为实体书店发展增添了一份行业的信心。同时,随着一些外地书店纷纷来京开店,本土书店与外地书店之间因规模大小、定位殊同、品牌差异等形成了新的竞争发展局面,进一步助推在京图书及相关行业的消费升级与迭代创新。
文化软魅力:不一样的精神栖息地
金鱼戏水夏意浓,窗外的树梢已挂满青桃。胡同深处,有这样一处绝佳的精神栖息地——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作为国内第一家杂志图书馆,这里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杂志和独立出版物400余种,加之古朴的外貌和现代化、静谧温馨的内部阅读空间的有机结合,备受年轻人喜爱。399元的会员制度甚至让不少外地人心甘情愿为这一宁静独特的阅读空间付费埋单。
同样,在建投书局国贸旗舰店,由故宫红、城墙灰构成书店的主色调,展现了其独特的 “帝都”特色。作为一家以传记为主题特色的书店,建投书局秉承“不止于书”的理念,不断与城市多业态跨界融合、拓展运营的边界。
建投书局国贸旗舰店内的文化长廊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5年前,建投书局在上海开启了自己的首航,今年4月份,建投书局来到了北京。除了精选好书、让读者与好书不期而遇,建投书局通过开展展览、分享会、工作坊、纪录片放映、读书会等等活动,用书店的公共文化空间对“阅读”的内涵进行更多维度的探索和诠释。书店的一角是一条长约50米的文化长廊,平均一个月一次的主题展览,时常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之旅。在建投书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书店除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阅读书籍的场所,也是一个美术馆、一个小剧场、一个音乐厅、一个电影院……一个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空间,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阅读的可能性。读者在书店里应该可以安放关于知识关于艺术的一切想象,获得与世界接触、对话的多种方式。
文化延展跨界:新生活 新社交 新消费
作为“新思想、新生活”的向导,上海三联书店于去年双十二将最大实体店(店面面积近3000平方米)开到了北京。新店名为“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坐落于北京网红商圈——朝阳大悦城。结合青年人的心理与阅读习惯,书店专门推出了三联荐读、生活美学、经济观察、历史新知、匠心创意、艺术设计、大师书房、青年思潮等近6万套书,力争为年轻人精准筛选和推荐符合其调性的书籍。
READWAY雪夜访戴文人茶生活空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这里不仅是一家书店,同时也是一个复合型的创新文化场域和生活美学空间。每月定期举办近数十场文化活动,综合展览、社交活动、音乐演出、电影放映、摄影派对、新书发布、喜剧之夜等,同时还荟萃了新型艺术零售空间、雪夜访戴文人茶生活空间等诸多艺术、生活和文化品牌。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以上内容之外,READWAY 还推出了“三联学院”课程、“三联读书会”社群活动、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新媒体内容体验等活动。地处北京网红商圈,READWAY正逐步成为在京青年文化社交的新舞台。
同样,另一家沪籍书店——钟书阁前不久在北四环边上的融科资讯中心开了首家在京分店,并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据钟书阁北京店店长向爱群介绍,这里平均每天有3000多的人流,人气可谓爆棚。时值周五,仍能看到不少成群好友相约前来或是父母携带孩子来到书店消遣时光。作为中国实体书店转型标杆之一,钟书阁一贯主张的“用设计美引来读者,用内容美让读者坐下来,用服务美使读者成为粉丝”引爆了人们对新型书店的渴望,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城市书店成为社交空间的趋势正日益明显。
文化磁场效应:聚才引智 连界创新
毋庸置疑,基本上每一家实体书店都不缺少情怀,但客观来讲,开书店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每一位投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连界资本董事长、由新书店创始人王玥有自己的看法:“对的人带来对的人,对的人带来对的书”。
由新书店线下活动预告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不同于其他网红书店,这家位于东外56号文创园的实体书店其设立的初衷,更多是一种基于现有园区综合商业业态的补充。王玥一直强调,由新书店是一个独立书店,它有自己的灵魂,“人生留白处,相由新生时。我们希望由新书店能传递一种人们对创新精神的执着追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人情味的城市公共空间。我们期待,所有创新的人能够聚集在这里,所有创新的事能在这里发生。”也因此,由新书店有着自己的图书分类标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关注‘1%的人改变世界’,我们相信‘读多久的历史,看多远的未来’,我们关注大师对世界的影响力”。读书买书、喝咖啡、办活动、共享办公,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王玥谈到,由新书店的定位更多是一个产业的创新增长服务平台,这里聚合了IDG、翊翎资本、梅花创投等多家基金,同时连界资本还以母基金+直投的形式覆盖了多个高成长创新企业。也就是说,在这里,只要是好的项目,就有可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情怀之外:文化艺术“赋能”商业地产
众所周知,大多实体书店对租金的承受力都比较弱,当一些商业综合体或是地产商为了引流开始向书店伸出橄榄枝,提出包括减免租金、给装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时,这种双方互相借力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业内认可,书店拥抱地产商、商业综合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钟书阁北京店京味儿十足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无论是朝阳大悦城的上海三联书店,还是地处地处三里屯的春风习习·朝阳城市书屋,以及海淀的钟书阁,书店都因自身较强的辐射作用与溢出效应,逐渐成为商业综合体的新宠,并重新回到年轻人身边。而另一方面,2015年苏州诚品项目的开发,则我们看到了实体书店的另一个能级。诚品书店进军房地产蜕变为综合体开发商,首创诚品生活苏州、诚品居所以及诚品书店三个业务板块项目,成为当前实体书店被动改变到主动跨界创新的一大壮举。
但需要清醒的是,并不是所有实体书店都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跨界,只有当实体书店的IP效应真正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心里的文化符号时,才可以有底气地实现多元化的商业蜕变。与此同时,那些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实体书店在面临经营窘境的时候,除了申请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应转变思路,认清定位,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文创、线上下活动,包括旅游、影视、戏剧、休闲、美食等相关产业的上下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增强读者的粘性,打造好书店周边的产业生态,增强书店可持续运营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