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中医:高枕无忧
齐国公子孟尝君,手下门客三千。有一次他派一个叫冯谖的门客去自己的封地讨债,结果冯谖去了之后不仅没有讨债,反而把借债人的借据都给烧了,回来复命说是为您买来了“义”,也就是收买人心的意思。
后来孟尝君失宠,回到封地,得到百姓拥戴,很高兴。这时,冯谖说道,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稳了脚跟,只能算得到了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这是高枕无忧这个成语的前身。
高枕而卧,在先秦时期应该已经是一个常用词了。上面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在同书《魏策》中也有“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的说法。
后世的实际运用中,“高枕无忧”还有“高枕无虞”“高枕无事”“高枕安卧”等变体,都是一个意思。
这个成语按照字面理解是说睡觉时,枕头越高,睡得越香。确实如此吗?我们今天知道,肯定不是这样。但古人也不傻,谁也不会把枕头垫到躺不下的高度。这里有个量化的指标,就是民间常说的“长寿三寸,无忧四寸”——想要长寿无忧,枕头高度得在三四寸才行,大概9到13厘米的样子。您可以试试,能不能做到无忧不敢说,但起码不会硌得慌。
中医在睡觉上很有讲究,尤其在枕头的设计上,借用一些草药具有的芳香开窍、清热除烦、养血安神等作用,发明出独具特色的药枕来,如菊花枕、决明枕、绿豆枕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论说绿豆枕:“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
古代士大夫阶层对药枕的作用也很推崇。陆游写诗说:“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看,菊花枕能让陆游梦回年少时光。
黄庭坚《种决明》诗云:“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 。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决明枕可以帮助老眼昏花的黄庭坚增强读书的精力,真是厉害。
今天我们去商场看床上用品,枕头的设计更是推陈出新,什么乳胶枕、海绵枕、木棉枕,不一而足,都在宣示这样的道理:枕头的高低和质地对人的睡眠质量确实有不小的影响。那么,人人都爱用有助睡眠的枕头吗?也不尽然。
司马光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卧具,把硬邦邦的圆木枕头放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睡觉时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跑了,头磕在木板床上,“咚咚”两声,准醒。司马光管这枕头叫“警枕”,为的是少睡觉,多看书。
- 标签:太阳隔热膜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