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男读后感趣说汉字
今天的相声很疯狂,新鲜词汇、网络用语被信手拈来,融进包袱里,随意一抖搂就是满地笑声;个性帅气的80、90后年轻相声演员爱时髦,爱好车,爱街舞,爱极限运动,也爱各种宅
今天的相声很疯狂,新鲜词汇、网络用语被信手拈来,融进包袱里,随意一抖搂就是满地笑声;个性帅气的80、90后年轻相声演员爱时髦,爱好车,爱街舞,爱极限运动,也爱各种宅。
要不怎么有人说,“谈恋爱还去电影院?你OUT了!快去茶馆听段相声吧,也省得男孩儿们费尽心思哄女孩儿开心了。”
广茗阁,嘻哈包袱铺常年演出的茶楼,坐落在鼓楼西大街一处幽静的小院中,只要进了园子,您就会觉得瞬间穿越了一百年。幽暗的二层木质阁楼,方桌长凳,宫灯高高挂,古色古香。正前方,一方面积不大的戏台,戏台两侧一幅对联,上联曰,“四大欢喜坐片刻不分你我”,下联曰,“八方路通饮一盏各自西东”。
后台狭小简陋的化妆间里,嘻哈包袱铺掌柜的高晓攀坐在沙发里,素面,便装,手舞足蹈地与搭档你一言我一语地对活儿,为登台演出做最后的准备。先感受了一下现场,随后的采访就有的聊了。
据说“每一只愤怒小鸟背后,都有一只在笑的猪”这句很火的网络流行语源自你,你的创作灵感通常来自于哪儿?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故事每天都在演绎,事情每天都在经历,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通常就会产生灵感。我们既然要指着这个吃饭,必然要比别人多动一些脑子,希望用我们的话打动别人,也希望观众记住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这就是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我们要求演员每月创一段新节目,确实创作量很大;但同时在传统节目中融入更多新包袱,这成为我们吸引观众、提升票房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趣说汉字,大家不仅仅来这里听相声,也可以听到新闻以及我们的观点。当然,新创作出来的并不会马上成为精品,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新段子都是大刀阔斧地写出来,然后在演出过程中一点儿一点儿精雕细琢,然后才可能成为精品。
我们也做过调查,数据确实如此,我的包袱抖出3秒钟之后观众才会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这说明我们的包袱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有回味的余地。我特别喜欢听观众说“你是怎么琢磨的?!”
既然来自民间,就少不了“俗”的成分,但我们已经注意到,其实没有那些,相声依然可以演好。
我遇到一回有趣的汉字男读后感,让我特别受刺激。当时我在台上演出,抖了一个包袱,沾一点儿的边,台下一个家长立马捂着孩子的耳朵,怕孩子听下去。我当时看在眼里,很尴尬,以后再不说类似的了。
评书里有句话叫“懂多大的人情说多大的书”,懂多少事儿台上能体现得出来。我不大喜欢去攻击别人,也不攻击一些看不惯的事情,不是我不犀利,而是把赤裸裸的谩骂编成幽默的调侃,希望换一个角度去提醒劝戒别人。
我很幸运见到很多老艺术家,冯宝华、于宝林、张洪九等等有趣的汉字男读后感,跟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依然觉得,相声演员应该了解传统国学,知道什么是昆曲,四大徽班怎么进的京城,很多昆曲的诗词也应该朗朗上口,佳词佳句信口拈来,出口成章,好玩儿又增加文化性,这样大家才信服你。
已经开三年了,还没打算换,我老跟朋友开玩笑说,要是买辆高级车我就不知道往哪儿奔了。但我超级喜欢开车,而且喜欢开快车,跟我的星座有关系吧,狮子座的,一定要作主动方有趣的汉字男读后感。
相声毕竟是很传统的艺术形式了,本来自己就是一个年轻演员,还带着一帮80后的相声演员们,历尽艰辛,几经起伏,终于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实为难得。
话说,说相声的这一逗一捧当中,逗哏的形象是“机灵鬼透亮碑,小金豆子不吃亏”,捧哏的却总一副憨态可掬的,时刻准备着被“涮”的可怜模样,据说这样俩人往台上一站才有笑料,模样憨憨的尤宪超就随时能做出一幅“八字里有个‘惨’字”的无辜表情。正是这份可爱,为其提升了不少的魅力指数,朋友们都亲切地称他“小超”。
没错,茶馆相声特别讲究现挂,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舞台,得台上台下融为一个大舞台,演员带着观众一起玩儿,茶馆相声的民间性、大众性正是体现于此。当然这也很能体现出相声演员的水平。学校老师给我们讲过,侯宝林大师有一回演出,外面救火车响起,场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这会儿,侯宝林大师就跟捧哏说,“你还不赶快回去看看,你们家着火了,”拿这事儿现抓一挂,笑声响起,全场的注意力立马被“拽”了回来。
还行吧。我们这行特殊,特别用功的学生一般出不来,反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天天不好好上课却有很多歪点子的能有出息。虽说勤能补拙,但干这行特别需要有灵气。那会儿勤奋的学生天天给老师溜活,老师给指导,老师说的一些东西他们感受不到。而我总是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旁观者清,我能明白老师想要什么。
另外老师平时跟你闲聊天,讲讲相声界、曲艺界的趣人趣事,不会学的学生嘎嘎一乐就完了,有心的学生会琢磨琢磨老师怎么说的,研究研究老师的包袱是怎么抖的。
天津有个老先生叫刘文亨,晚年身体不好坐轮椅,有天碰见跟他平辈的两位老先生田立禾、王文玉佝偻着身子,面对面在操场上晒太阳,此时已病入膏肓的刘文亨慢条斯理地开玩笑说,“括号。”老师给我们讲完这段之后我们都笑喷了,但回去就得琢磨,当时老师怎么叙述的?配合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学习不是啃书本,重在生活中形成一种说相声的思维逻辑,为什么说相声的贫?其实就是在训练逻辑,就跟杂技演员平时生活中爱抛个东西一样。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喜欢上相声了,家里也没有干这个的,突然喜欢听牛群、冯巩、马季的相声,就开始学相声。一开始当成了一个兴趣爱好,慢慢才想把它当成谋生的职业。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的一点是,没有挣钱压力的时候心无旁骛地一心钻研相声,后来有了责任感,以此为职业之后发现以前所学是有回报的,现在能养活自己的时候更会潜心钻进去,进行纯艺术上的探讨。
我特喜欢捷达,可能受父辈影响比较深吧。北京这路况,跑车没用,越野也没用,皮实省油,维修便宜,就属捷达最适合了,大街上有一个能拾掇自行车的摊儿差不多就能修它,而且在大街上跑的多了就看顺眼了,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合适,别人说不出什么来,就是个性,恨不得跟保时捷放一起都不丢人,不突兀。
在与小超一来二去的闲聊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知足:如果每天能吃饱不受饿有趣的汉字男读后感,就属于世界上最富有的8%的人;他的务实:车重在实用,无所谓快慢;他对相声的无奈:现在很多艺术形式的包袱都来自于相声,而相声唯一的手段就只是包袱,相声起死回生很难了;也有自己对传统的理解:创新基于对传统的理解,但理解太深就固步自封了,应该懂点儿了,觉得不合理先改了试试,看着舒服,能被接受,就说明成功了,否则你就回家继续把它研究透吧。
采访常艺博之前,我看过他说的《论拳》,台上“双飞燕”、“旋风脚”、“后空翻”这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怪不得都说这“演员的肚,杂货铺”,耍起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跟他聊天才知道,台上这几下可是童子功,不是一朝一夕能学来的,他自打6岁习武,学到15岁,历经近10个寒暑。说到当初习武的原因,常艺博莞尔一笑,“我们家遗传,个头都不高,父亲是怕我受欺负。”
可能是多年习武的原因,他好动,喜欢挑战,对极限运动可谓来者不拒,街舞、滚轴、冰刀、滑雪、足球、篮球更是不在话下。正是如此,你可以在常艺博的相声段子里看到武术、街舞、街头篮球,B-BOX这些年轻人的新鲜玩意儿,处处有惊喜,别有一番滋味。
跨度有点儿大,这是我父亲安排的,没办法。我父亲有一个演员梦,正好我家里一个亲戚把我介绍给我师傅。
说实话,进学校的时候我连侯宝林、马三立是谁都不知道,但熏得多了就越来越喜欢。天津有很多茶馆,没事儿就泡茶馆听相声,而且打开收音机、电视就有段子。
想学相声先得熏,也就是多听,开始是听个乐,慢慢地你就知道哪儿好哪儿不好,然后再学说。
我开始不用功,学校的老师魏文华奶奶有回碰见我师父贾伦,告了我的状,我师父批了我一通,从那以后我慢慢认识到我要从事这个行业,不管喜欢与否我都应该认真学一学,等我真正学进去了,我就看到了它的魅力。在台上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早年间不拜师就不能干这行,而且拜师礼相当讲究,必须至少请像杂技、魔术等其他两个艺术行当的人作见证。我18岁拜师,觉得就跟婚礼一样讲究程序和排场:举行一个仪式广而告之,请大家在各方面照顾帮忙。现在当然不会说不拜师就不能说相声。
第一次说的是报菜名,大段的贯口,刚上学,白纸一张,不知道怎么使活,不知道怎么塑造人物,包袱基本没响,但贯口背得很瓷实,有点儿掌声,观众应该是觉得这孩子不容易吧,听到掌声我激动得腿都在抖。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趣说汉字,设计好的基本上能响,以前经常把自己逗得挺美,但观众没反应,主要是笑点不同,那时候年纪小,和观众属于两个层面。而且内行和普通观众评价的标准也不同,内行评价一个包袱从结构、切入点、实效性等几个层面,观众只听是不是好玩儿,而且面对不同观众,同一个段子使法不同。
有的喜欢蔫不出溜最后一鸣惊人的,有的喜欢狂妄自大最后垮台了的,得先投石问路,先抖几个包袱,看大家的动静,确定怎么使。不过现在都列节目单,这种技法用得越来越少了,以前的老先生往往看大家喜欢吃什么菜决定开什么火。
喜欢雷克萨斯,霸气外露。跑车不适合我,因为我虽然很喜欢速度感,但生命重要。我志向是当个赛车手,车感很好,开不同的车能有特别强烈的范围感。我肯定也不能买SUV那种,往里面一坐,外面看就是无人驾驶。
以前的同学称常艺博“阿拉伯小怪物”,因为2003那时候哈韩,“长头发,大体恤,肥腿裤子,耐克鞋”的常艺博在相声班里很扎眼。虽说从事传统艺术,但他更喜欢时尚,新新人类的吃喝玩乐新鲜事儿没有他不知道的。
除了鸣乐汇,常艺博现在还在相声乐苑演出,两个园子风格迥异:舞台布置上一个更时尚花哨,一个更传统古朴;热场音乐一个流行乐,一个古筝;一个年轻观众多,一个中老年观众多;一个新段子使得多,一个传统段子使得多。“真是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味道。”。
- 标签:上学时的趣事段子
- 编辑:王瑾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