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庭医生式服务”遭遇落地难
自2010年开始,北京“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已经推行4年。但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签约了三四个家庭,有的甚至不知道该项服务。专家认为,社区医生缺口大、居民认识有误区、 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影响了“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推广。
2010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当时的设想是每个社区建立数支团队,包括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免费为居民测血压、解答健康疑问等。此后,该项制度在推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路。
今年5月,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通过与居民签约,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引导更多居民有健康问题首先想到自己的签约医生,从而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
11月20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家庭医生式服务”时,医务人员表示有这项服务,但目前就签约了4个家庭。
记者在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安德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时,医务人员则表示并不知道该项服务。但她说:“如果家里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医生可以上门测血压、量体温等,出诊费20元。”
在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社区居民告诉记者:“已经签约,但几年下来,我没有感受到此服务模式的实际内容,只是看到楼道里贴过两次身体筛查的通知。”
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各社区并不少见。
据记者了解,家庭医生制度是借鉴英美等国家的通行做法。该模式的操作方法是,居民看病先找社区家庭医生,社区解决不了,再转诊到大医院。但该模式为何在国内推行遇到困难了呢?
有不少居民对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不够信任。他们普遍认为,社区医院就是拿药、打点滴的地方。在朝阳区定福庄北里一号院,58岁的居民侯女士便对记者表示:“在社区医院能看啥病啊,我们一般都去附近的民航医院或者朝阳医院看病。”
医疗人才短缺,是“家庭医生”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据了解,即将以试点推行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仅有33个全科医生,签约医生和患者的比例是1∶1000。
但从接诊量来看,北京社区医生的日平均诊疗人次已经超过17人次,比大医院还要高。有社区医生表示,由于接诊量很大,细致的健康指导恐怕难以做到,更不说上门服务,“签约”肯定会增大医生们的工作压力。
对人才紧缺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徐玲认为,关键要形成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比如说大医院在进行职称评审时,可以要求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时,医务工作者至少有3至6个月社区医疗站服务工作经验。再比如现在全国推行住院医生培养,这些年轻医生培养结束进入医院前,可以先输送到社区医疗服务站。”徐玲说。
此外,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家庭医生式服务”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对“家庭医生”的激励考核制度,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家庭医生”在居民家中发生的诊疗行为是否规范,出了医疗事故责任如何界定,是否涉嫌违法从医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考核方面,目前北京已有9个区县将医生绩效工资同家庭医生挂钩。在石景山区,医生签一个约能多得5元。但也有不少地区对此并无考核,北京市电力医院工作人员便表示,他们所管辖的社区服务站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有三四年了,但具体落实程度无需考核。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