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医生”遇冷 推行四年形同虚设
自2010年始,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推行已四年,但效果并不明显。日前,国家卫计委、香港医院管理局等签署协议,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打造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示范中心,对中国式的家庭医生模式进行再探索。中国式“家庭医生模式”为何难落地,是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首要解答的问题。
推行四年形同虚设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推行了四年,但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没听说过这项制度,有的仅签约了三四个家庭,而在即将以试点推行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与患者的比例是1:1000,家庭医生对社区患者来说可谓“水中月、镜中花”。
“我母亲60多岁了,有时候血压高起来就心慌,但带她去三甲医院做心电图,排大队好不容易等到我们看病时,她的心跳又恢复正常了,也查不出什么毛病来。我希望有个家庭医生,对她的身体状况做跟踪了解,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提醒,能预防老人发病。我们做子女的担心老人哪天有突发状况,我们措手不及。”刘女士的这种期望希望在社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中落实。
北京鹤年堂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宝表示,“刘女士要求的服务在北京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中很难落实,我前几年通过居委会与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医疗中心也签过约,几年下来,没有感受到此服务模式的实际内容,只是看到楼道里贴过两次身体筛查的通知。”
什么是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指:在社区以开展居民健康管理为主,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以社区居民身份来到丰台区六里桥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家庭医生服务,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表示社区内并没有这种服务。在就近的太平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表示有这项服务,但推广力度很小,目前就签约了4个家庭。他说,这种家庭医生制度,主要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工作重点。这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属北京电力医院辖下,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该医院有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所管辖的社区服务站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有三四年了,但具体落实程度无需考核,医院并没有跟踪,执行情况也不清楚。
在朝阳区家庭医生服务也遭遇类似的尴尬。百子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表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有自己的团队,对于需要随访的病人,护士可以在工作时间随访,家属也可以打电话,一个全科医生对几千人的签约患者,而且每个家庭医生难保证固定,基本的服务方式是病人来面诊,还会提供一些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内容。“其实这么多年来的家庭医生模式和以前社区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差无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服务缺乏便利与专业性
王国宝认为,北京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模仿国外;在美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居民和社区医疗机构签约,然后在医疗机构中选择自己的医生。大夫对于自己的病人有全面的了解,签约居民与医生的沟通方式有邮件、电话、医院急诊等几种方式,如果病情有发展,会随时转到对口的专科医院。平时通过电话和邮件方式做的健康咨询,医生会提供食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继续观察等建议。
北京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想对老百姓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寄希望于这种模式能改变居民大病小病都要跑三甲医院的局面,逐渐建立三级诊疗制度。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打造成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示范中心,该中心的家庭医生模式能否胜任居民的首诊医疗服务,并根据情况完成转诊,成了不少关心家庭养生模式的人想了解的问题。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有3万多人签约,而且运行良好。”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介绍,他们这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首先是所辖小区的居民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签约,然后家庭医生配备的护士就根据这个签约病人首诊时的身体状况来进行电话追访,告知其下次看病的时间或者给予预防建议。时间长了,全科医生不仅了解患者的大概病情,还对其家庭环境都有了解,促进沟通,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如果患者病情有了发展,社区还会推荐患者去相关专科医院找专科大夫转诊。
据了解,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有33个全科医生,签约医生和患者的比例是1:1000。王国宝表示,“如果全科医生能做到对患者的全面了解,这样的首诊将是非常有效的。至于社区的全科医生能否通过推荐方式完成转诊,这值得推敲。在国外,有医院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把医生联系起来,医生之间互动频繁,通过医生推荐来完成转诊能做到,但在我国,社区的全科医生不见得有这样的人脉关系完成转诊。未来通过医联体的方式来完成转诊有可能”。
王国宝认为,对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一旦身体出现状况,中国式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很难做到上门服务,更现实的途径是老人可以通过养老机构和医疗部门合作来解决。
社区医疗资源短缺待解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如何落地,还需要解决社区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健康管理专家徐玲认为,目前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确实比较匮乏,而且基本是初、中级职称,老百姓对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信任不够,对于很多市民来说,社区医院就是打点滴的地方。“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形成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对社区医生的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等有所倾斜和单列 。”她建议。比如说大医院,在进行职称评审时,可以要求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时,医务工作者至少有3-6个月社区医疗站服务工作经验。再比如现在全国推行住院医生培养,她表示,在这些年轻医生培养结束进入医院前,可以先输送到社区医疗服务站。而且这样的培养模式,对医院和医生是双方利好的。来社区看病的,基本上是一般病症,并不需要多少高级职称大夫,对于初、中级社区医生本身来说,接触的病人多了,经验丰富了,医术也会高明起来。
谈到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全科医生医疗水平不信任问题,吴浩认为,“每个地方和不同年龄群都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北京来说,老年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很高,负责老年慢病人群的全科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多学习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这样不用太长的时间,医术就会提高很多。
吴浩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考核机制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全科医生考职称,需要和现在三甲医院的考评机制独立出来,对于全科医生经常接触的病种作为考评范畴进行职称评定,这样有助于稳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有利于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复制和推广。”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