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性保健知识

法调查显示:中国人物质主义全球第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4-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国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但悲哀的是,大多数后人却在追逐物欲的道路上狂奔而去,忽视了精神上的享受。

  2013年末,法国益普索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国家中,中国人对物质的热衷程度位居榜首。有71%的中国人表示,将根据自己拥有东西的多少衡量成功,而全球范围内仅34%的人同意这一观点。在美国和日本,近八成人反对将物质等同于成功。《2013中国婚恋观报告》显示,52%的女性认为房子是结婚的必要条件,部分中国女性的择偶观里掺杂了不少物质因素。可见,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已经“登峰造极”。更令人担忧的是,国人对精神和知识的追求却日趋冷淡。去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年只读两本书,而书店的没落,酒吧、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的普及,更折射出国人对精神世界的轻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陈祉妍博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生存离不开吃穿住用行,追求物质本没有错,但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过头了。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发展不均衡,许多人没房住,甚至温饱还是问题,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自然成了首选项。

  其次,“穷怕了”的思想依旧影响社会。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仅仅30年前,人们还在数着粮票、布票过日子,更别提百年前的“东亚病夫”时代了。更何况,在数千年的帝王独裁体系下,普通老百姓几乎就没有富足过。吃不上饭、限粮限油的噩梦深深影响着国人。所以,无止境地追求物质富足,更是寻求安全感的过程。

  最后,精神生活的空白促使人们更关注物质。近代以来,中国经历过多次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运动。改革开放以来,吹进国内的“西风”更是对本已脆弱的本土文化造成了二次冲击。美国人的开放、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爽朗等,西方人优秀的一面还没学会,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尚未学好,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倒是先腐蚀了不少人的思想。

  陈祉妍表示,重物质、轻思想的怪圈会导致家庭矛盾加剧,社会信任度下降,催生各种不安定因素。由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格外强烈,而当今中国资源不均衡,所以不少人“背井离乡”,去北上广等大城市打拼,为的是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但这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父母奔波在外,老人得不到照顾,孩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夫妻间的感情也难免出现隔阂。家庭幸福感下降,自然导致矛盾升级。而且,“城市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身边,但繁忙的工作使得父母对孩子只有“养”,没有“育”,成长难免出问题。

  陈祉妍建议,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拿出一点时间多读书,多思考。现在兴起一种开放式书店,而且大多在商业圈。在看电影、逛街、吃大餐之余,我们不妨把脚步踏进书店,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有着重视家庭传统的国度,我们应该发扬这一传统,把眼光多放在家庭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家人精神世界的经营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