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看病 河北占两成
走,到北京看病去
据北京媒体报道 6月30日早晨7点45分,河北燕郊东蔡村村民张宝军带着70岁的父亲张大爷来到河北燕达国际医院门诊挂号处,他们挂了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刘正新的第一号。
其实,张大爷是刘正新的老病号了,每次肠胃不舒服,都是张宝军开车直接到朝阳医院。这些年,张宝军一家都在北京看病,他们手里有朝阳医院、协和医院、安贞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很多北京三甲医院的就诊卡。“老太太睡眠不好,就直奔协和和宣武,老爷子头两年刚在安贞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张宝军说。
这两天,张大爷又感觉肠胃有些不舒服,张宝军就给刘大夫打电话,她说朝阳医院跟燕达国际医院合作了。
“这多好,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要不开车往北京跑多麻烦,每次早晨5点就得走,稍微遇上点堵车就赶不上挂号,快的半天能看完,慢的一天就都搁那了。在这儿,7点半出门都不晚。”张宝军说。
记者在燕郊调查发现,由于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有大量像张宝军这样住在燕郊进京看病就医的人,北京已经被一些人称为“全国看病中心”。
“燕郊看病总看不好,不得不往返北京就医”
张宝军今年40岁,说起为什么一定要去北京看病,他有一大堆对燕郊当地医疗水平的不满意。
“燕郊的医院老有点坑人的感觉,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大夫就让验血、拍片,再加上开药输液,一套下来好几百块钱就没有了。而去北京的三甲医院,你得什么病就看什么,不用瞎检查这检查那的。”
张宝军记得最清楚的是,他30岁出头时,有一次去燕郊人民医院牙科拔牙。在拔牙前,大夫先给他量血压,然后让他去做心电图。张宝军特别不理解,“拔牙做什么心电图呀?要是岁数大的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人拔牙,做心电图是怕万一诱发心脏病,有应急准备,而年轻人身体好,根本没有做的必要。”可是,大夫却耷拉着脸说,“如果不做心电图就没法拔牙,万一拔牙过程中心脏紧张,出现意外谁负责?”
张宝军一听,“非做心电图,那我就不瞧了”。后来,他去了北京的医院,大夫没让他做心电图,就顺利把牙拔了。
自打那次不愉快的就诊经历以后,张宝军决定不再在燕郊的医院看病了。张宝军说,今天要不是朝阳医院的刘大夫来燕郊国际医院出门诊,他是不会在燕郊任何一家医院看病的,“真是看不了,技术确实不行”。
住在东方御景小区的路学荣,也因为在燕郊看病总看不好,不得不往返北京就医。
今年年初,51岁的路学荣从山东老家来燕郊,帮着闺女带孩子。由于带孩子很累吃饭又不规律,没过两个月,路学荣就总感觉胃有点不舒服。闺女赶紧带着母亲去了燕郊人民医院,各种化验、检查没少做,中药西药也开了一大堆。可是,路学荣吃了以后感觉“效果不理想,不管用,药跟病不对症”,连续看了3次以后,路学荣着急了,“上这来是帮着看外孙子,可是老难受倒给孩子们添了麻烦,心里着急,想让胃病快点好。”
闺女到处托人打听,北京哪个医院的大夫胃病看得好,后来找到了北京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
去北京医院看病的那天,早晨5点多,女婿就开车拉着路学荣出发了。一路上,路学荣晕车晕得厉害,本来胃就不舒服的她感觉更难受了,拿着小塑料袋呕吐了好几次。
幸亏路上顺畅,开车1个小时40分钟后,终于到了北京医院。大夫给她做了胃镜,诊断出是糜烂性胃炎,开了700多元的中药和西药。
回到家,路学荣按医嘱吃了几天药就很见效,“都是治胃病,怎么燕郊和北京差得这么远呢?”最近,路学荣准备再跑一趟北京,再开点药,把胃病彻底给治好。
“条件稍微好点的,都愿意去北京生孩子”
不仅看病愿意去北京的医院,就是大肚子的孕妇也愿意“跨省产检生孩子”。
来自河北保定的张女士,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燕郊一所高校当老师,就在那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尽管婚房和医保都在燕郊,但她还是选择“不远几十公里”去北京妇产医院生孩子。
其实,燕郊也有几家二级甲等医院,比如燕郊二三医院、京东中美医院、燕郊人民医院。
但张女士说:“燕郊的医疗条件不太让人放心。条件稍微好点的,都愿意去北京看病生孩子。”据她了解,尽管学校不支持,但是很多老师都去北京生孩子,“万一遇到紧急情况,燕郊的医院处理不了,而北京妇产医院的生产经验丰富,而且名医多”。
从燕郊到北京“跨省产检生子”,对于孕妇来说是个非常辛苦的历程,“那真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间,太累了,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张女士说。
每次产检,张女士和老公都早早起床,6点准时出门排队等着坐公交车进京。
由于在燕郊生活的居民大多数是在北京上班的京漂族,每天早上6点前后,是乘客最为集中的时候,经常等好几趟车才能挤上去。“没办法,必须得赶早,否则挂不上产检的号。”
怀孕月份小的时候还好说,等到月份大了,张女士挺着大肚子,挤上车都很费劲。车上的人非常多,张女士在老公的保护下,挤到售票员附近,请她帮忙找个好心人让个座位。
冬天的时候,人们都穿得很厚实,车厢里就显得更加拥挤。张女士穿着羽绒服、围着大围巾、挺着大肚子,坐在狭小的座位上,一路上车厢内的空气污浊,张女士感觉喘气都不那么顺畅。
接下来,就是在医院的一场“战斗”,排队挂号、排队检查。
“7点半到医院,基本已经挂不上上午的号,就只能挂下午的号,有时候实在挂不上号就买黄牛号。”张女士记得,每次产检完最快都要到下午三四点,有时甚至更晚,一天就都耗在医院里。
产检完,再跟老公一起赶下班晚高峰,挤车回到燕郊的家里。
“来回跑实在太累了,只要感觉孩子没问题,我就把复查的时间周期拉长。”张女士说,到了临产前的一两个月,医院要求两星期去一次、一星期去一次,她就把一星期拉长到10天去一次,两星期拉长到3个星期去一次。
到了临近分娩的日期,张女士的孩子老是没有动静,来来回回去医院检查了3次。“路上太折腾,大肚子挺着太难受。”已经过了预产期9天,张女士决定,“不再来回跑了,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医生给她打了5个小时的催产素,孩子还是没有动静,医生鼓励她说,“顺产的条件非常好,一定要自己生”,但是,张女士一路上跑得太累了,实在没有力气等着自己生,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剖腹产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张女士说:“一辈子就生一次孩子,再苦再累也得去北京生,图的就是放心!”
“小孩看病要么去燕郊口碑好的小诊所,要么就奔北京”
在燕郊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有小孩的年轻人宁愿选择带孩子在燕郊口碑好的小诊所看病,也不愿意去燕郊人民医院和三河市儿童医院看病,如果病情严重就直奔北京的医院。
7月1日早晨8点多,记者来到燕郊人民医院儿科。在医院大门外的专家介绍橱窗里,有位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副主任,被聘为燕郊人民医院的儿科专家。记者来到位于二楼东侧的儿科门诊,仅有三四位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病。一位来看病的家长说,孩子咳嗽好几天都没好,带孩子来医院输点液。当记者问起是否知道有北京的专家来出门诊时,该家长表示不知道,她说,“如果严重了就去北京了”。
记者又来到三河市儿童医院,在一楼挂号大厅,有3位从北京的医院退休的医生在出门诊,他们作为门诊专家,挂号费为10元和20元不等。在一层西侧的专家门诊大厅,约有30多名小朋友在等着看病。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燕郊一家口碑较好的小诊所“张梅卫生室”。来看病的李女士说,来这看病的人很多,这家小诊所每天早上8点开门,7点半就开始排队了,因为一天就发60个号,所以得早点来。大夫是中医,号脉号得准,特别是儿科看得好,一般小孩闹小毛病吃点中药就好了,花钱少还管用,“来这看病的全是一个看好了介绍另一个来的”。
家住东方御景小区的宋先生的孩子前几天感冒了,他没有带孩子去三河市儿童医院,而是直奔“曹月平诊所”。
“小孩普通感冒上火,开点药、打两天针就好了,小病就就近了。”宋先生说,很多邻居都反映三河市儿童医院的医疗质量不行,虽然也有北京的专家出门诊,但是如果挂不上专家号,基本都看不好,所以,他从来没带孩子去过那。“口碑好的私人小诊所很火爆,每次看病都要排队。这些小诊所都开业10多年了,口碑已经传开了。虽然是自费,但是并不贵,打针五块八块,再开一点中药,也就十几块或几十块钱,一般人都能接受。”
“要是孩子发烧老不好,肯定就去北京了,不会去燕郊的医院,怕给耽误了。”宋先生说。
家住天洋城小区、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白领刘女士,对燕郊的医疗资源非常担忧,“燕郊没有资质好的医院,大人在燕郊看病都不放心,小孩就更没法在燕郊看病了”。
刘女士的孩子现在1岁6个月,目前在四川阆中老家由父母带着。“老家门口就有一家三甲医院,那家医院的历史有100多年,在整个地区都非常有名,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今年下半年,刘女士的父母就要带着孩子从老家回来了,“在燕郊孩子要是生个病,还得大老远去北京看病,现在想想就担心。”刘女士说,自己家有车还好,如果没车,万一孩子晚上不舒服需要去医院看病就会特别麻烦,打车不好打,公交车也没了,想想就头疼。
“小孩得小病能在口碑好的小诊所处理就处理,要是看不了肯定选择去北京的医院,绝不会考虑去燕郊的医院。”刘女士说。
燕郊大医院为何患者寥寥
在燕郊,并不是没有三级医院。
刚刚跨过北京和河北交界的潮白河,就有一座投资30亿元建成的河北燕达国际医院(以下简称“燕达医院”),这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民营三级综合性医院。尽管该医院已经正式运营达3年半,但是前来就诊的患者却寥寥无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看病,其中,河北省赴京就医人员约占23%。
有关人士建议,应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通过资源疏解、合作办医、完善医保等措施,加快提升河北等周边省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首都就医压力。
燕达医院副院长吴亦鸣回忆说,早在2006年,做房地产起家的燕达国际健康城董事长决定进入医疗养护领域。
2010年,燕达医院建成。这家医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由一栋门诊楼、两栋医技楼、两栋住院楼及一栋员工宿舍楼组成。医院共规划床位3000张,病房70%为40多平方米的豪华单人间,还有部分80多平方米和130多平方米的套间,组成VIP区和国际特需区。
医疗设备也是国内领先:高端的核磁共振机、CT机、造影机,以及从西门子量身定做的复合手术室等。诊疗科室按三级综合医院规划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整个医院配备医生约140人,护士约260人。
当时,燕达医院把服务对象定位为高端人群,比如,北京的高收入群体、在华长期居住的外国人等。
可是,2010年12月医院正式开业后,不但高端人群没有来就医,燕郊当地人也不敢来看病:“这么豪华的大楼,是给有钱人看病的”,“到那看病,肯定宰人呀”。
后来,燕达医院在当地做了一些宣传说,医院挂号费不贵,采用物价局核准的6元、9元、12元的梯度。一些住在燕郊的人开始走进燕达医院,但毕竟是少数。
吴亦鸣说,截至去年年底,医院开业3年以来,从开业前期的日均门诊量100人次,缓慢增长到日均门诊量150人次。医院一期已建成1008张床位,目前已投入使用518张。住院患者保持在10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有300人、少的时候只有几十人,床位闲置率高达70%以上。
医疗价格不高,为何没有患者来燕达医院就诊呢?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医院没有专家和知名医生。
东蔡村村民张宝军说,患者都是跟着大夫走,燕达医院的硬件不错,但是软件不行,大夫技术不行,肯定没人来。
燕郊某高校教师张女士说,好大夫都是靠口碑吸引患者,如果让燕郊一些口碑好的小诊所的大夫去燕达医院坐诊,说不定会吸引不少患者去看病。
记者在燕达医院门诊大厅的燕达专家团队介绍宣传栏里看到,这里的医生主要由3部分组成:部分三甲医院和部队医院的退休医生;二三线城市主要医院的医生;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吴亦鸣说,目前,燕达医院的医师构成呈现哑铃形状,一头是全国各地三级医院或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退休医生,另一头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刚毕业的研究生。
吴亦鸣坦称,“三四十岁的骨干医师不好招”,医院曾经高薪聘请过年富力强的外科手术大夫,但是,苦于没有病源,这个大夫甚至好几个星期都上不了手术台,很快,人才就流走了。“毕竟,医生不只追求金钱等待遇,更追求自身专业的发展。”
一个好消息是,从今年5月5日起,北京朝阳医院派出13个科室的15名专家,在每周一和周六定期到燕达医院出诊,这标志着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首次吸纳河北燕郊地区的医院,走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朝阳医院到燕达医院出门诊的医生,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包括知名专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燕达医院执行与朝阳医院相同的服务费,按医师的级别,把挂号费分为40元、60元、80元、100元。
6月30日,记者在燕达医院见到了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刘正新,她每周一上午来燕达医院出门诊,这已经是第七次了。
刘正新说,与在朝阳医院看门诊的病人相比,燕郊病人的病相对比较重,发生器质性病变的比较多。刚出诊的第一个月给一个病人做胃镜,就发现一个1.5公分的早期胃癌,于是赶紧给她做了手术。
刘正新知道,不少病人是从北京追到燕郊来的,还有一些燕郊的病人是慕名而来。“在燕达,一上午能看20多个病人。忙的时候中午饭都吃不上,出完门诊就做镜下检查和治疗。”
刘正新说,患者去医院看病不是像住旅店那样要求舒适度,而是要求能把病治好。一家医院,包括大夫、护士、仪器设备、病房,都要围绕治病这个主旨。“比如,我住得稍微差一点,但是大夫能把我的病治好,还有一种是我住得很好,但是大夫不能把我的病治好,我相信病人肯定选择前者。病人都希望找一个在遭受最少痛苦的情况下,用最少的精力和花费,把自己的问题解决的医院。当然,如果硬件条件好就更完美了。”
朝阳医院专家的到来,为燕达医院带来一定的患者增量。燕达医院也通过与朝阳医院的合作,把目标患者群定位为立足本地,为普通大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前,燕达医院正在着手从营利性医疗机构改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吴亦鸣说,燕达医院与朝阳医院的合作是共管共建,继5月9日两院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6月18日朝阳医院管理团队正式入驻之后,在7月中旬,朝阳医院还会派出10余名不同科室的全职医生来燕达医院作为病区主任收治患者。“朝阳医院不仅仅是派出专家,以后还会融入到各科室中,进行学科建设,还会培养专业人才,时机成熟后将开展科研活动。因为燕达本身也有研究院,也有科研项目,未来双方也会共同在北京、河北申报有关的项目”。
吴亦鸣还表示,基于燕达医院优质设备的情况,日后也不会只和朝阳医院一家合作。“在朝阳医院帮我们充分搭建基础医疗平台后,我们也会和安贞医院、天坛医院等品牌特点非常强、为外地患者所认可的医院合作,甚至可能与国家卫计委直属的肿瘤医院合作,帮他们分流患者,力求缓解全国各地来北京就医的难题。”
关于医保报销政策的瓶颈,吴亦鸣表示,近期将有一定的解决方案出台。落实到燕达医院,具体可能会采取几套不同的价格体系,比如,北京患者就医享受北京医保,即时结算。今年,燕达医院也成为三河市的新农合和医保定点医院,河北患者和新农合患者,也享受他们所对应体系的医保。
“我们现在正和北京卫计委和人社部门、财政部门积极沟通,未来医保政策一旦打开,燕达医院就会执行北京的价格体系,患者可以报销。”吴亦鸣说。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