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性手册

规划不合理 青海约四成居民饮水受多重污染威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4-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但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规划不合理,城建、环境保护、交通等部门对水源地保护意识欠缺,青海省目前约四成居民饮用水安全受到多重污染威胁。

  垃圾围井 地下水源环境堪忧

  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水量丰富,河谷潜水水质优良。湟水河已经成为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生存的水源,有“青 海母亲河”之称。西宁城市供水的6个地下水源地和1个地表水源地大多位于湟水河沿线。这些水源地承担了以西宁市区为主,延伸至湟中县、大通县及平安县等部 分地区13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供给任务。这些水源地的安全和卫生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占青海省39.25%的人口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近日,记者沿“青海母亲河”走访西宁市多个水源地发现,地下、地表水源目前正在被污染问题所困扰。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部分地下水源地已经被不断新建的民居、商铺、牲畜棚圈等包围,水源井附近甚至有不少农药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

  “最初建设时四周均为农田,无居民。近年来,水源井周围逐渐有村民定居,人口日益密集。随着当地城镇化步伐加快,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也纷纷入 驻,接踵而至的是餐馆、店铺、幼儿园等配套工程的新建和扩建,可以说,我们的水源地几乎被居民区包围了。”西宁供水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周敏说。

  位于湟中县的多巴水源和五水源每天向西宁市供水约8万立方米,多巴水厂厂长邓俊告诉记者,近年来不断有建筑项目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开工,多巴镇的10座水源井目前全部处在居民区内,部分水源井与农户几乎“门挨门”。

  “已建成的康川新区住宅楼占了3座水源井并将其填埋,通过供水集团多次协调,项目开发商又在另一处选址,建还了新水源井。但是,新水源井所在地 又有一个名为‘湟庭盛世’的房产开发项目已经开建。高层住宅深挖地基,施工产生污水下排,脆弱的水源井周边环境日益恶化。”邓俊说,水厂方面没有强制建筑 商出示相关环评报告的权力,更无法阻止建筑垃圾不断污染水源地,虽然水厂不断跟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目前威胁水源地环境的存量没有消化,新建扩建数量不断增 加。

  记者在西宁市五水源井分布的区域看到,因建筑取沙,附近已经形成两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深约4米的大沙坑,坑内垃圾因长期浸泡而腐烂,散发出阵阵臭味,而水源井井房距此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此外,多巴水源和五水源附近又已建成两个再生塑料厂。

  据了解,目前西宁市所属地下水源地也面临和多巴水源、五水源同样的污染威胁,“为防止垃圾侵蚀水源,近两年来,我们将水源井原有围墙加高,随时 派人清理水源地周边垃圾。工作人员几乎成了保洁员,但仍力不从心。作为供水生产企业,水厂没有权力强制附近居民停止污染或搬迁,保洁工作也是治标不治 本。”周敏说。

  国道与水源地一墙之隔 “流动炸弹”威胁地表水源

  周敏介绍,除地下水源之外,位于大通县境内的黑泉水库也是西宁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湟水上游重要支流宝库河流经峡谷和盆地,在距离大通县城约37公里处被大坝拦截,形成库容1.82亿立方米的黑泉水库,建于下游的西宁市第七水厂从水库取水处理后向西宁市供应。

  记者采访发现,黑泉水库毗邻青海西宁通往甘肃张掖的227国道,载有危险化学品、石油、煤炭等物品的运输车辆频繁往来。“流动炸弹”与水库仅隔一道高70厘米左右防护墙和一些简易的网围栏。

  “自然灾害带来泥沙污染,还有道路交通事故,人为抛弃杂物等水安全隐患,水库自净能力相应降低,给群众饮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黑泉水库管理处 副主任、总工程师马正海告诉记者,国道227线通过黑泉水库保护区的30多公里路段,道路防护设施简陋,一逢下雨道路塌方,产生的砂石常常倾倒在库区周 围,随着雨水冲刷又流入水库。

  据介绍,黑泉水库水源地正常水域及外围200米的陆域范围,上游40公里、下游5公里河流和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区域为一级保护区。目前, 区内有4个行政村、469户,加上两个种牛养殖场的职工,居住人口近3000人。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内耕地共5000多亩,牲畜有近4万头,群众生产 生活对地表水源的污染形势同样严峻。

  加强监测治理刻不容缓

  周敏说,多年来,虽然西宁市饮用水水质优良,但水源地污染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的水质监测报告显示,时常有水源井出现氨氮异常、菌群检出等问题,亟待引起进一步关注。

  “我们的监测手段相对有限。以黑泉水库为例,地表水进入水厂有约24公里的管道属黑泉水库管理处,如果源头及管道出事后及时反馈,我们才有足够 的应急处理时间。但目前水库管理部门和水厂之间几乎没有水质监测数据共享。目前,采用的生物检测法和源水浊度在线监测两种方式有一定滞后性和片面性。”周 敏说,按国家要求,106项指标的全监测一年只需开展两次,即使每天一次对水源水质进行7项检测,也无法达到动态无缝隙监测的目标。

  青海省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处处长刘锡宁说,近两年来,青海省水利部门也通过在水源地设立标识、加大水源地水质监测力度、制定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 防范供水安全事故,但应急预案虽有,可操作性不强,城市供水涉及水务、住建、环保和水厂多个环节,有关单位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制约 了措施实施的效果。

  “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刘锡宁建议,探索建立从水源地、输水管道、排水口的各部门联动机制,帮助供水部门更全面、准确地掌握水资源现状、水环境状况、水质第一手资料,提升水质,防范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