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急性高原病临床数据库建成
记者29日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获悉,该院历时两年,先后组织多科室60多名专家教授,采集2万余份样本,建成了全球最大急性高原病临床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将在降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维护急进高原人群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该院心内科主任、数据库研究课题组组长黄岚教授介绍,从2011年开始,医院先后组织来自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超声科等科室的60多名专家教授,每年用1至2个月时间,对不同人群进行样本采集。
“我们多选择从四川平原乘坐飞机、铁路等交通工具进入青藏高原的人群,进行伴随卫生保障的实时监测,观察他们在不同活动强度、不同作业情况下的人体机能变化。”黄岚说,通过详细记录、动态分析和多种体液血液标本采集,医院掌握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
最后,他们从9000余人次中整理分析,确定出2万余份人体机能数据及血液样本。其中包括人口资料学样本、常见高原反应症状、体征资料、常见高原病心肺血管功能测定资料、高原作业能力评定资料、急性高原病遗传背景资料、急性高原人群血液体液标本等多种种类,形成了急性高原病预警指标体系临床标本库。
“该标本库涉及的内容、种类丰富全面,标本来源地域广泛,最高海拔达到6100多米的雀儿山,无论是在标本数量还是种类和来源分布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首位。”黄岚介绍说。
据了解,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目前急性高原病临床预测、临床干预、发病机制以及急性高原病人群劳动能力、作业能力调配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改变目前国内对急性高原病的研究仅根据散在临床个例、进行经验性预测的现状。
“通过数据库数据的归类、提取、分析等方式,为急性高原病临床预警指标体系、预防措施、综合治疗措施的研究制定,尤其是在大幅度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及急性重症高原病死亡率研究方面,提供更为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手段,提升相关防治水平。”黄岚称,该标本库的建立,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维护急进高原人群身体健康、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原医学临床研究队伍。与此同时,对建立急性高原病防治技术转化和推广体系,推动高原地区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提升我国高原医学整体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数据库经过科学精细化管理后,还将向全球开放,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共享资源。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