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秋手部口病高发注意预防
入秋手足口病高发 儿童发烧要注意观察
专家表示:因主流病体发生变化,今年虽患儿增多,但重症病例明显下降,家长不必过度紧张
记者近日走访海口的各大医院发现,儿科门诊比平时更加忙碌,原因是近期手足口病高发,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要多留心多防范。
手足口病误以为是感冒
10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发现,手足口病的患儿基本上已经住满了7楼的儿科病房。“本来还有两个床位,今天下午又要住进来两个患手足口病的孩子,现在已经没有床位了。”值班护士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来,手足口病患儿明显增多,医院也出现床位紧张现象。
“前天晚上孩子发烧,以为是感冒了,带他去医院输液,回来后发现不但没有退烧,反而屁股上,手上,脚上起了一个个疱疹。”家住府城的韩女士郁闷地说,孩子一开始带去一家医院诊断为感冒,输液后回到家,没到两个小时,身上就开始生疹子,而且速度很快,十几分钟就冒出一个。
同一病房里,家住屯昌的韩女士更是一脸愁容。“5月份的时候,孩子已经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为不会再得了,没想到这次又没落下。”韩女士说,为了给孩子治病,这次全家人都来到海口陪护,家里的活计都落下了。
手足口病不可怕家长勿恐慌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雷智贤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确诊的手足口病例,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比较多,这主要和天气及防控意识有待加强有关。有不少患儿是在一起玩耍接触互相传染的。
根据海南省卫生厅公布的8、9月份疫情显示,8月份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459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97.02%;9月份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314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8.85%。
此前,网上有关于重症手足口病的传言:孩子一旦患上重症手足口病,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只有20%的几率能救活。因此,一些家长得知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就被吓出一身冷汗。
“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雷智贤介绍,重症手足口病分为重型和危重型两种,危重型的救治难度更大一些,
据介绍,重症多发生在年龄偏小的孩子身上,多是3岁以下,体质较弱的孩子,特点是高热不退,这时就要马上送医。重症孩子是否能治好,关键在于是否能及时救治。从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看,3万多例病例,只有1例死亡,死亡率极低。
雷智贤也表示,今年报告的重症病例比往年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主流病原体发生了变化。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而肠道病毒有很多种,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手狠心黑”,其中,EV71型病毒最“声名狼藉”,因为它最容易引发重症。
预防手足口勤洗手多通风
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陈少明说,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各种病毒开始活跃,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陈少明说,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是突然发病,发热在38℃左右。有的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发烧1-2天后就开始在手掌、脚底还有屁股上出现皮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在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不要去私人诊所、村卫生室等诊疗条件有限的地方就医,以免耽误救治时机。在孩子未彻底治愈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不要慌张,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轻微,可自愈,极少数患儿会出现重症症状。”陈少明说,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都会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只有极少数患手足口病的儿童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引发死亡。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要及时到指定的医院住院治疗:精神差、呕吐、易惊、烦躁不安,睡眠中频繁惊抖;肢体抖动或无力;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
手足口病患儿
如何护理与治疗
10月15日早上,家住海口金盘的李女士带着孩子去上幼儿园,例行晨检时,发现同班的同学淼淼手口部位有皮疹。老师立刻让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患了手足口病。李女士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之前就被传染上,因此连忙打电话到省疾控中心询问。据该中心值班室反映,最近类似的电话特别多。
近期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一些重症病例也可能陆续出现。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科副科长陈少明说,家长应当更多地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还要学会发现重症情况出现的技巧,这对预防因重症情况的出现而威胁孩子生命健康有很大帮助。
5岁以下的婴幼儿要少去公共场所
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雷智贤介绍,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等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成年人因常常出入各种场合,很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因成人免疫力强,通常不发病,但却容易在与孩子亲密接触时将病毒传染给孩子。”陈少明说,因此5岁以下的婴幼儿要少到公共场所。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大人卫生也很重要,一定要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外出归来洗过手后再抱孩子的习惯。
家有手足口病患儿应如何护理和治疗?
据了解,手足口病多在一周便可痊愈。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学会能及时识别孩子病情加重的多种先兆,及时送孩子去医院。”陈少明说,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疾病越容易转重。因此,患病的孩子除隔离休息外,家长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防止疾病加重。
根据我省和我市专门收治手足口病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的观察,病情严重的孩子的主要表现是“12个字”:体温高、心率快、呼吸急、精神差。因此,如果孩子出现口唇发紫、嗜睡、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抽搐、惊厥、血性泡沫痰等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就诊,以免病情加重而危及孩子的生命。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