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有如“心理感冒”,咋办?
每逢节假日,是学生放松的时候,也是网络成瘾的频繁时期。
面对网瘾,人们众说纷纭,家长在其教育上也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曲解和偏差,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产生了误导,带来了种种困难,需要正视。
a 网瘾不是单纯的思想问题
【网瘾案例】阳阳,大二学生,网瘾者。进入大学后,他从以前的佼佼者滑落到普通生地位,心里有种失败感,渐渐地沉溺于网络世界,并开始逃课。大一结束时,因多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建议其留级。阳阳的父母震惊了,他母亲到学校当着同学的面狠狠打了阳阳的耳光。
每逢节假日,阳阳回到家,父母整天对其训斥,要求他不得上网。阳阳感到分外压抑。一天晚上,他从家里拿了1000多块钱,在一家网吧鏖战三天三夜,又重新回到网络世界。
【专家剖析】
“认为网瘾是单纯的思想问题,于是,运用单一的说教。”专家指出,有的家长只靠打骂、限制活动来实施干预,其实是没意识到网瘾是一种身心疾病。特别是当青少年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时,会导致家庭冲突更为严重,促使孩子更依赖网络。
网瘾更多地牵涉到潜意识中的情形压抑,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因此,家长除关注外显行为外,需更多地深入到心理结构,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实施良性互动。在家庭中,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学习情况,并对孩子的上网时间、内容有所控制。
“许多家长认为,网瘾只是孩子的问题。”专家称,这也是认识误区。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出现,是家庭功能失调的信号。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其家庭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自身需有良好的教养方式。
b 网瘾其实是一种身心疾病
【网瘾案例】小雷,今年16岁,网瘾患者。从初一开始,他就对网络游戏非常着迷。在游戏中,小雷感受到了“打败敌人”的成就感。
随着年龄增长,小雷对网络的沉迷愈加严重。父母被迫找来心理医生,由拒绝到配合,到再度痴迷,有一次,小雷逃学,在网吧与“弟兄们”连续作战了48小时,由此宣告心理治疗的失败。
【专家剖析】
“认为网瘾是单一的心理症状,拒绝医学干预。”专家称,有人认为网瘾只是习惯问题或单一心理症状,不是疾病。从理论上讲,网瘾作为一种身心障碍,必然有其病理机制,同时伴有许多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包含有一组身心症候群。
网瘾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家庭方面的原因,更有青少年本人的因素在内。既有素质方面的弱点,是人性弱点的过度张扬,也存在人类大脑的生物学基础,如大脑中某些结构的功能过度兴奋。应对网瘾,需正确采用以医学干预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策略。
然而,网瘾的治疗不是立竿见影的,家长不能缺乏耐心。网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尚处于初探阶段。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往往比成瘾行为更严重。只有解决好原有的心理问题,网瘾问题才能进一步得到控制。
网瘾就像“心理感冒”,个体心理免疫力下降时,在一定环境因素下,就会诱发症状。所以,要不断提高网瘾患者本身的“心理免疫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c 戒除网瘾需家长技巧性沟通
【网瘾案例】小虎从小学开始,就对电游和网络表现出浓厚兴趣。而小虎父母亲也注意到,近年来,青少年因网瘾导致的自杀、杀人、被杀、抢劫、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讨伐网络、网吧的呼声也此起彼伏。于是,小虎父母亲对网络心怀恐惧。将家里的电脑送了人,并规定,不准小虎接触电游、网络。
上六年级后,小虎变得沉默寡言。家长只好给小虎买了手机,随后小虎经常在手机上玩游戏,并用逃学上网来报复父母亲。
【专家剖析】
“认为劝其戒除网瘾就是禁止上网,于是采用极端做法。”专家表示,网瘾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得许多家长“谈网色变”。他们认为,让孩子远离网络是治疗的终极目标。然而,网络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戒除网瘾,不在于与网络绝缘,而在于合理使用。
因此,家长应对网瘾有正确和科学的了解,既不能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过于乐观,认为上网就是在“学知识”,也不能将正常的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以此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
此外,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与周围人进行有效沟通。
相关阅读:
网络成瘾危害身心健康 如何远离网络强迫症
上网时间越长、网瘾越大的人越容易感到寂寞
中国城市网瘾少年超2400万 网瘾是心理疾病表现
青少年戒除网络成瘾 要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