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癌症无需恐惧 为癌症“减毒”
在出版界和媒体业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但凡与癌症相关的健康节目、科普书籍,都很难有好的收视率和好的销量,因为人们恐惧癌症,避犹不及,这种恐惧甚至牵连到相关的节目,书籍,用一个癌症病人的话说,“这种书很晦气,都不敢用手拿,好像能被癌症传染上似的……”
之所以何裕民教授的这本癌症书好卖,关键在于这书的名字——《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下子使癌症“减毒”了,像高血压、糖尿病不也都是慢性病吗?如果真的和它们一样,癌症又有什么可怕呢?
事实上,何裕民教授当初写这本书时,并不是出于安慰癌症病人的心理目的,反倒是读者对这本书的极大拥趸,让他再次意识到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疏导,他们对癌症的恐惧是那么巨大,又拿么无助,甚至可以赶在癌症之前致他们于死地,以至于他们拿到这本书,得到“只是慢性病”的概念时,好像拿到了一张生命通道的“准入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癌症也许只是慢性病
更有资料显示:美国乳腺癌15年生存期可达82%至87%。而人们习以为常的冠心病、糖尿病能活这么长吗?完全不见得……可见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还是基于最传统的认知,其中就包括对医学进展的不了解。
当初,何教授起这个书名,仅仅只是基于癌症所具备的慢性病的性质:癌症的生物学检查结果,常与并发症或疾病进程关系不大;癌症的自我感知严重程度,常与实际病理损伤并不成正比; 病情轻重或进展,常受制于自我情绪及环境因素;多数不可治愈,但可以控制……这些,都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质相同,有这些习以为常,甚至少有重视其后患的疾病的“同在”,似乎已经在帮癌症“减毒”了。
而事实上,如果从死亡率、存活率等方面对比,癌症确实并不比这些慢性病可怕。根据《癌症只是慢性病》书中的统计:美国人患了癌,平均可以活11年多。像李开复这类淋巴癌,合理治疗以后,5年生存期可以达到90%至95%。在何教授的记忆中,与李开复患同样性质恶性淋巴瘤的患者中,10多年以上存活期的有一大批。“上海癌症俱乐部”发起人袁先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患上了与李开复一样的癌症,且恶性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淋巴瘤,现在仍旧很好地活着。
更有资料显示:美国乳腺癌15年生存期可达82%至87%。而人们习以为常的冠心病、糖尿病能活这么长吗?完全不见得!再拿恶性程度最高的胰腺癌为例,自称为是“著名病人”而频频被多家媒体盯上的郑宏波先生,发现时已经晚期胰腺癌多处转移,手术没法切除、化疗放疗中途而废,现在仍旧生龙活虎地活着,已经6年半有余……诸如此类的患者并非个案,可见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还是基于最传统的认知,其中就包括对医学进展的不了解。
“原癌基因”本是正常基因
然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弄清楚,“原癌基因”原本就是正常基因,之所以成为驱动癌变过程的“元凶”,只是因为或相互间协调出了差池,或信号传递上有些不畅。
几乎包括整个20世纪,人们总认为癌是生命的一种例外,是“灾难降临”,包括李开复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后,在其微博中所说的,“既然遭遇,就要坦然面对”,无非都认定癌症就是“恶魔”缠身,是场“遭遇战”。而从癌症的成原来看,无论是病毒说、放射说、污染说、毒素堆积说等,也都增加着癌症的“毒性”。
然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弄清楚,“原癌基因”原本就是正常基因,之所以成为驱动癌变过程的“元凶”,只是因为或相互间协调出了差池,或信号传递上有些不畅。直到2003年,科学家才明白原来细胞的“正常”和癌细胞的“异常”之间,也并不存在根本的不同,其主要区别只是在于积累的基因突变,释放了癌细胞的标志性行为,或者说,只是某些基因表达偏高或偏低的差异!
昂贵的治疗并非物有所值
具体地讲,就是化疗药物明显增加黏膜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且延长了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医生们由此得出结论:这种先进的治癌办法,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至少不适合中国人。
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不独于此,还包括人们视为“救命稻草”的各种癌症治疗手段,之前爆出的外资药企在华行贿案,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不断推出的抗癌化疗药在中国始终拥有巨大的市场,癌症患者将生命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于此,事实上,这些需要病人倾囊而出,甚至砸锅卖铁才买得起的药物,真的物有所值?
2012年底,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联合研究后认定:经典的鼻咽癌化疗方案,其实并不适合中国患者!这方案叫“PF”方案,就是化疗药物顺铂配合氟尿嘧啶,这是美国人上世纪90年代报道的,据说可将晚期鼻咽癌3年生存率提高31%,因此被推荐为中晚期鼻咽癌标准治疗方案,而且在中国使用了多年。
但是,新近的研究却发现:这些接受了化疗药物的患者,在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等方面,与没有接受这些化疗的病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毒副反应却是明显的。具体地讲,就是化疗药物明显增加黏膜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且延长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医疗费用。医生们由此得出结论:这种先进的治癌办法,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至少不适合中国人。
这种情况非此一例。一种很被看好的肝癌治疗靶向药物,副作用巨大,许多人根本无法承受,按照生产厂公布的官方资料,与安慰剂组相比较,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10.7个月和7.9个月,只是多活了2.8个月,但费用却需每月5万多。而另一种肠癌新药,通过“联合化疗”的方法,其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7.1个月,而单用放疗组也有12.4个月,这个相差不到5个月的效果,仅其中一个药物的费用就是30多万。
一种很难避免的自然现象
癌变似乎不再是可怕的“恶魔”,不再是人生中一场“遭遇”,而是与生命进程及生物进化相伴随的,一种很难避免的自然现象。美国有专家曾经预测,美国人均期望寿命如果达到90岁,将有47%的男性及32%的女性,最终将以患癌方式结束生命!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不断癌变现象的普遍存在,这在《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中就已经枚举过——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尸体解剖结论:活着没有癌症症状、死于其他原因的80岁以上老人尸解中,发现约有25%以上的存在明确的实体瘤。6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切片中出现局灶性癌变组织的高达30%。正常甲状腺组织切片中,作过细的细胞学分析,有学者发现17%存在原癌组织。借助基因探针研究,发现正常女性的乳腺组织中存在蜕变细胞的比例也很高,40岁左右可高达40%上下……凡此种种,并没有致癌症患者于死地,它们始终和生命和平共处着。
因此,癌变似乎不再是可怕的“恶魔”,不再是人生中一场“遭遇”,而是与生命进程及生物进化相伴随的,一种很难避免的自然现象。美国有专家曾经预测,美国人均期望寿命如果达到90岁,将有47%的男性及32%的女性,最终将以患癌方式结束生命!
的确,随着在一些国家受癌症影响的人口比例,无情地从1/4增长到1/3,再增长到1/2时,癌症无疑将成为无法避免的现状,于是,问题也不再是我们在生命中是否会遇到这种永恒的疾病,而是我们何时会遇到它,换句话说就是:谁都会碰到它,它会与生命相伴到底,用英国肿瘤专家格里夫斯的话说:“(到80岁以上时)你不碰到它反而是怪事”。
就这一点,另一本关于癌症的美国专家的书《众病之王·癌症传》中给出的结论,可能更能让每个恐惧癌症的人变得平静:癌症,就是人类的新正常态!
相关阅读:
我国目前癌症早期发现率低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快节奏下生活陋习容易致癌
肺癌:及早治疗 胜券在握
我国每天七千多人死于癌症 肺癌、肝癌居前列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