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用雄黄警惕砒霜中毒 小剂量砷剂可治M3白血病
7月16日,瑞典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表示在中国药材牛黄解毒片中发现“极高”的砷含量,认为构成非常严重健康危险,斯德哥尔摩当局已透过欧盟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国内砷剂药物种类繁多,多种儿童药品含有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而雄黄可转化为剧毒的砒霜,国内有负责制定药典的中医专家对此表示担忧。有人认为,砒霜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其他砷剂为何不能用来治病?广州有血液病专家解释说,临床上治疗白血病砷剂的剂量很小,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或外敷雄黄等砷剂。
牛黄解毒片等被指砷剂远超《中国药典》标准
雄黄用于医疗保健历史悠久,被认为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被广泛用于药品,民间在端午节还保留着喝雄黄酒辟邪的传统。然而在欧洲的历史上,雄黄还曾被用来毒杀老鼠;《中国药典》明确提醒,雄黄“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原来,雄黄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砷是一种剧毒的化学元素,其化合物有致突变及致癌作用,可致皮肤癌、支气管癌、肝癌,并可诱发口腔、食管、喉及膀胱癌变,还可引起畸胎和死胎,故在美国等国家被禁用于养殖业和消费品领域。雄黄不溶于水,难以被人体吸收,但人体长期大剂量服用雄黄可导致砷在骨、肝和肾等器官蓄积,积蓄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可导致肝硬化、皮肤癌、肾功能损害、血液和神经系统病变等。据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每日口服约10毫克雄黄即可导致慢性砷中毒。
更要命的是,研究发现雄黄中常含有少量剧毒的三氧化二砷(砒霜)和五氧化二砷。雄黄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还可被空气氧化为砒霜。砒霜是家喻户晓的毒药,其致死量仅约为每千克体重2毫克,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砒霜急性中毒可导致心肌炎、肝炎等,慢性中毒还可导致肺癌、皮肤癌等。
这次被爆砷含量极高的牛黄解毒片是“清热解毒”的经典名药,国内的产品每片通常含有雄黄50毫克,按照“一次3片,一日2~3次”服用量计算,进入人体的雄黄已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常用量数倍。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教授李寅增曾统计11种雄黄含量较高的儿科用药,最高的“小儿清热片”一剂的重量之中就有7.13%是雄黄,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等症。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编委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指出,《中国药典》曾两次大幅度降低雄黄的使用剂量,但市场上仍有很多相关超剂量制剂存在,令人担忧。
小剂量砷剂可治M3白血病,但不建议自行服药
在上世纪末,国内开始研究用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即M3型),还有研究称用雄黄治疗M3的长期实际无病生存率达到95.8%。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主任扶云碧介绍说,患者得了M3型白血病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这是白血病中最有希望治愈的类型。对于M3的治疗,维甲酸是最重要的化疗药,其治疗机制比较明确,让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砒霜也有肯定的效果,在M3诊疗指南、临床路径中都有明确规定使用该药,但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有关。但砷剂在M3治疗中不是唯一的药物,必须与其他化疗药联合或交替使用,也无法取代维甲酸的地位。临床上使用砒霜的剂量只有每天10毫克,一个疗程也就用到0.28克。扶云碧称,这个剂量的砒霜对人体毒性很低,有时可对肝脏、心脏造成一些损害,用保护器官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便可。
据网上“百度百科”记载,用“雄黄、巴豆、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朱砂各等份,共研细末,以大枣肉合丸为抗白丹,配合回回蒜捣敷中脘穴周围”,就可实现“症状缓解,延长生存期”,“宜于急性白血病”。扶云碧称,这种外敷药物治疗白血病的理论太邪门了,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方法闻所未闻。她介绍说,目前学术界认为中药方剂对白血病没有肯定的疗效,有些患者放弃正规治疗自行服用中草药,短期内似乎有些效果,可能因为他们吃的某些中草药含有有效化疗药物成分。即便如此,中草药跟提纯的化疗药相比疗效甚微,因此不建议白血病患者进行中医中草药治疗,包括自行服用雄黄,应由专科医生制定诊疗计划。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