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性文化

大儿童的节日:成人过六一说明了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4-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导读:在妇女节,没有两个男同胞会相互祝贺;在母亲节,没有两个爸爸会彼此安慰。但在儿童节,成人们却按耐不住寂寞,成为这一“国际盛事”的普天同庆的使者。

成人过六一说明了什么?

从5月31日起,手机里便开始出现有关儿童节的祝福短信。而在6月1日的qq群里,同样的消息更因其零成本的代价肆无忌惮地跳跃着。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妇女节,没有两个男同胞会相互祝贺;在母亲节,没有两个爸爸会彼此安慰。但在儿童节,成人们却按耐不住寂寞,成为这一“国际盛事”的普天同庆的使者。

首先我以为这是一件可爱的事情。当成人们以儿童的名义同喜同乐时,自然会把自己或对方设想为一个脸庞清澈的孩童,这种返老还童式的畅想对于每个人都是件甜蜜的事情。毕竟儿童是人类本真的载体,而人性本善的祖训也仿佛在引导我们成为纯真的趋附者。我们能够在六一这一天得到一次纯净的心灵洗礼,何尝不是件乐事。

但在另一方面,我又产生了一个并不健康的狐疑:这是人们长期处在压抑中的一种畸形释放方式吗?

奥运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梅西在接受巴萨官网采访时,谈及了中国球迷对阿根廷的热情助威,使他学会了怎么用中文说阿根廷加油。然后记者让他用中文演示一次,他却说:“Xie Ya Long Xia Ke。”

很显然,“谢亚龙下课”与“阿根廷加油”在字义层面风马牛不相及,唯一能够得到解释得是在精神层面:两者同样是一种亢奋和愉悦情绪的表达和宣泄。

再回到成人过六一的话题上来,我们这些二十几、三十几,甚至更大年纪的成年人,从年岁上说,脱离了儿童的领域。相反的,我们已全然丧失了无忧无虑的本钱,我们不再会因一个简单的玩具甚至鬼脸便乐不可支,我们面临的,不仅是生活,更是生存。

房奴、车奴、卡奴,在这样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年代,我们却倒退到“奴隶”的身份,这也许是宿命,也许是无奈,总之,是一种被动的、亚健康的心情。六一的祝福信息或许真是医治我们心灵缺失的一剂良药,尽管只有短暂的快慰。

好吧,只要拥有年轻的心,谁都可以过六一:亲爱滴童鞋们,节日快乐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