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大地,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发展。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现代医学的涌入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针对全新疾病谱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传统方药在临床中的用量策略如何得到优化和规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为糖尿病全程提供有效治疗方药,为中医药应对现代重大慢性疾病提供新策略
1.构建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
传统中医将糖尿病简单对应为古医书记载的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临床表现的消渴病,但基于此的中医治疗无法突破无症状血糖升高、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等难题,以致中医药始终处于糖尿病治疗的辅助地位。笔者以现代医学诊断及临床生理病理为基础,通过梳理挖掘中医经典及古代经验,发现了传统认识的消渴病对应的仅是糖尿病中晚期,早中期及并发症期中医理论体系实为空白这一关键问题,同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及流调,首次对现代糖尿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将其分为“脾瘅”和“消瘅”两大类,将前期、早期、中晚期和并发症期总结为“郁、热、虚、损”四期,并对不同类型不同病期证候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世界首部《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和我国《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被西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整体纳入。
2.研发系列方药,为糖尿病不同阶段治疗提供新选择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不干预,至少有30%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对于这部分人群,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缺少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笔者力求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主持开展了中药天芪降糖胶囊干预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32%,为糖尿病预防提供新策略。对新发糖尿病,创立了开郁清热法,研发糖敏灵丸和降糖调脂方等专利药,解决了中药不能独立降糖的难题。2型糖尿病常伴发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种代谢紊乱,而现代医学尚缺乏整体干预手段。笔者运用中医整体观,发挥中医慢病调理优势,针对多代谢紊乱的共同根基胰岛素抵抗,采取一体化治疗,证实降糖调脂方具有减肥、调脂、降糖等多靶点治疗作用。糖尿病并发症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一些疑难并发症缺少有效治疗药物。针对国际尚缺乏有效口服药物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减轻非增殖期阶段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出血发生,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延缓视网膜病变进程。对于糖尿病重症胃瘫,目前除了有创治疗外,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疾病发作时仅能对症营养支持。笔者创立糖胃安方,能够消除患者呕吐、恶心等症状。基础研究证实,其作用与改善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相关,并能够改善胃肠形态,增加胃肠主动应力,恢复其生物力学特性。
3.牵头制定糖尿病中医行业标准指南
多年来,笔者积极推进糖尿病中医药诊疗的标准化,牵头制定了多项糖尿病中医药指南及诊疗标准,如2007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立项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4年由科技部、财政部立项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等。这一系列行业指南和标准对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有助于基层医务人员及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笔者承担了首部国际中医药专病诊疗指南《国际中医药诊疗指南
- 标签:火影忍者漫画631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