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两性生理健康

服用汤药有讲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汤药是中医治病的常用剂型,在中药典籍中有“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的记载。但要想取得好的疗效,不仅要处方对证,服用汤药也大有讲究。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是说,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药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中药讲究服药时间。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增加疗效。汤药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分2~3次服用,两次间隔4~6小时。也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慢性病、寒性病可二日一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则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15分钟~30分钟服用;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腑疾患,则宜饭前30分钟~60分钟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在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药物的药性,如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用;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也宜空腹服用;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饭后服用为好;驱虫药应隔夜服用(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咽喉病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用。


中药注意服药方法。煎好的汤药是热服还是冷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药性、季节以及体质等多方面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的药剂,应趁热或将药温热后服用。如桂附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吐利腹痛、手足不温等证,方中用人参、肉桂、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宜温热服用,以增强温中祛寒的功效;温经汤治妇女经行腹痛,得温稍减,方中用人参、吴茱萸、生姜等温热药,亦宜温服。


另外,还应根据服药季节及患者体质状况决定。如寒冷季节、老年人、儿童及孕妇和久病体衰的病人宜将药液温服。一些治疗脏腑实热、热入营血、高热惊厥、盛夏中暑等证的清热、解毒、降火的汤药,根据“热者寒之”的理论,宜冷服以增强药物的清热降火、解毒通利等功能。如治疗阳明腑实、大便燥结的大承气汤,方用大黄、芒硝等苦寒泻下药,宜冷服以增强泻下通便的功效;清热燥湿、凉血散血的清胃散,主治热壅阳明经脉,上下牙痛,牙龈出血,喜寒恶热,口气热臭,口干舌燥,牵扯到头脑,满面发热等实证,方用黄连、生地、牡丹皮、升麻等药,以黄连清热燥湿,以升麻助之;病入血分以生地、牡丹皮凉之,故此药宜冷服。但对一些因高热而导致津液耗损、极度虚弱及休克等病人,应根据情况温服中药煎剂。


此外,对于一些理血活血、舒肝解郁、驱湿除风、通络、驱虫、除积等方药,冷服或热服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一般多采用温服;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浓煎药汁,少量频服;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另外,在服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须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得泻、热降后即停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汤药里不宜加糖。临床中,有患者为掩盖汤药难以下咽的苦味,在汤药里加糖,这种做法不提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中,会减弱药性。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效。此外,还有些药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发挥疗效的,如黄连、龙胆草,如果加糖,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汤药沉淀物不宜倒掉。煎好的汤药滗出药汁后,在静置待凉时,碗底常有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不宜倒掉。这是因为,中药汤剂所含的成分非常复杂,通过加热煎煮,一些水溶性成分可溶于水中,一些脂溶性成分呈乳化状态,一些难溶性物质以微粒状态存于汤剂中,煎好的汤剂是多种成分的混合剂。据有关资料,黄连与甘草同煎,黄连中2个分子小蘖碱和1个分子甘草酸中的两个葡萄糖醛酸的羧基以离子形式结合,于是产生沉淀,其抗菌作用全在沉淀物中,如果倒掉,将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汤药沉淀物中,绝大部分为中药有效成分,但也不排除有少量泥沙混入其中,为了保证药效又便于服用,在汤药煎好时,趁热用几层消毒纱布将药汁过滤,滤过的药汁如再出现沉淀物就不要倒掉,可将药液搅混一起喝掉,或在泥糊状的沉淀物稍加一点开水,搅混后服下,以确保每剂汤药的疗效。(韩德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