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男女性别泾渭分明美
当今社会,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孩子不像孩子。对男人与女人的审美需求,降低到人类正常容忍底线。
当今男人纤细柔弱,声音像姑娘不说,更有甚者干脆穿女装上街获得快感,以致我们不能期待任何阳刚、厚重、智慧的气质体现,只要一名公众人物一眼看去性别不会有错,就宽容地称其为男人;女人天天学野蛮女友,泼辣血气如兄弟连不说,甚至夸张地直接以各种“中性风”掠夺审美资源……我们承认这是社会风尚,但准备铁锹来给“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等词语挖土坑埋葬时,还是唏嘘不已。孩子更闹心了,孩子的小世界反映了未来的大世界,90后、00后价值观的展现让成年人一片胆战心惊,标准已经快降低到只要你无灾无病长大了,怎么折腾都不是罪过的份上。
今天不说孩子,单说成熟男女。男人无法站着是山,躺着是河,没有伟岸形象;女人失去静雅贤淑,气质修养,没有女人味道。这两者大抵是互相影响的。就是说,男人不像男人,是因为女人已不像女人———如果说我歧视女性,您大可把这两句对调一下位置,一个道理。
因为不论男女,其实都被社会挤压得变了形。社会节奏过快,每个人都在被机械化、流程化、快餐化的巨大车轮追屁股赶着———而且基本所有人都被赶上了,轧过去了。巨大的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带来的是什么?扭曲。扭曲的价值观,扭曲的道德观,及至扭曲的审美观。你可以把扭曲想象成一种对抗残酷现实的自我保护:我先把自己拧巴起来,全身较劲,有个经济危机、裁员下岗、地震海啸、逼婚赚钱之类的压力袭来,我可以用紧绷的扫把,从精神上将它们清扫;实在没辙被征服了,那也早已将自己思想意识扭曲得麻木,不会情绪激动伤心欲绝了。
我们的世界呢,负负得正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东西扭曲了,然后人们习以为常,然后默认,然后就接受扭曲的状态为正常状态了。男人的女性化本能太强,或女人的男性意识太重,都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普遍心态下,我们的审美自然也难免扭曲。比如中性风就得到史无前例的发扬,因为这种审美态度能宣泄很多男女的精神压力,每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避风港和站在高处鄙视众生的优越感。纯粹的男人与女人,我们就不需要了么?
当然不是。
比如女人。女性化,对女人来说,仍是最美妙的事。女性化是女人的天性,在最能发挥女性化的一刻,女人的心理状况最宁静平和,当然也最幸福。再强悍的女人也不能否认,强悍状态中的她得不到最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她放下盔甲,变回一个真女人的时候,那时她会微笑,声线温柔,完全无压力。男性化,同样也是男人潜意识中最刺激荷尔蒙的状态。左手江山右手美人(这个江山与美人因条件不同而异,只要是血汗拼搏换来,都会让男人充满满足感),胸膛与心胸同样宽广,智慧与修养同样高绝,他就充满了自信和宽容,任何困难都会踩在脚下当阶梯。
当男人去追求时,他享有男人主动爱的幸福;当女人被追求时,她享有女人被爱的权利。这样的纯粹男人与纯粹女人,一方博学多才,敏思锐行,得体优雅,对一切高级智商的挑战驾轻就熟;一方张扬自信,对事物敏感,举重若轻地行走于名利场,白天强势,夜晚却不掩饰女人的脆弱。性格志向是属于价值观世界观的范畴,没有对错,只有不同。但这样的男性女性主张,我想应是更多人潜意识的倾向。
为男性化的男人和女性化的女人喝彩。让这个世界泾渭分明的美,是人类意识传承的和谐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