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防治流感中药
时至春季,气温转暖,适宜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天也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现代医学认为,流感属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发现的病毒已有3000多种,由于病毒的特殊分子生物学特点,使得理想的抗病毒药物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使得其在临床上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笔者结合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实验研究结果,介绍一下防治流感的常用中药。
板蓝根 又名蓝靛根、靛青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有直接杀灭流感病毒的作用,对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并可增强免疫功能。
煎汤内服,每日10克~15克。可服用板蓝根制剂,如板蓝根颗粒(冲剂)等。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大青叶 又名蓝叶、蓝菜,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片。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还有抗菌、解热、抗炎等作用。
煎汤内服,每日10克~15克;鲜品30克~60克,水煎服或捣汁用。或与金银花、连翘等配合服用。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金银花 又名双花、忍冬花,为忍冬藤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有抗流感病毒作用,还能解热和抗炎。
煎汤内服,每日10克~15克。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可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配伍使用。常用制剂有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银荆感冒颗粒、银黄口服液(颗粒、胶囊、片)等。
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生用、酒炒或醋炒用,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的功效。有抗病毒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煎汤内服,每日3克~10克。外感发热,常与黄芩配伍使用。可服用柴胡制剂,如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冲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等。
黄芩 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生用或酒炒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能抑制流感病毒生物合成,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良好的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
煎汤内服,5克~10克。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常用制剂有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一清颗粒(胶囊)、牛黄清感胶囊等。
鱼腥草 又名侧耳根、臭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微寒、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也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镇咳、平喘。
煎汤内服,干品15克~25克;鲜品50克~100克,水煎服或捣汁用。也可选用鱼腥草制剂,如鱼腥草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等。
贯众 又名贯中、贯节,为鳞毛科多年生植物贯众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的功效。对流感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煎汤内服,每日5克~10克。单用或配桑叶,对流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本品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菊花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煎汤内服,或泡茶饮,每日10克~15克。温病初起,风热感冒,常与桑叶、连翘、薄荷配伍使用。常用制剂如芎菊上清丸。
香薷 又名石香薷、香菜,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带根全草或地上部分。性味微温、辛,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暑、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其挥发油部分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光谱抗菌作用。
煎汤内服,5克~10克。解表,不宜久煎。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慎用。
连翘 为木樨可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味微寒、苦,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的功效。能抑制流感病毒,并有广谱抗菌作用。
煎汤内服,每日5克~15克。温病初起,风热外感,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配伍使用。常用制剂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等。(□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彭康)
- 标签:肯尼亚大学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