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通讯员蒋振飞) “野生蘑菇有毒种类繁多,难以辨别,一旦误采误食,发病急,无特效药物,病死率高。防止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式就是不采摘购买食用。若误食中毒,应立即催吐送医,并提供误食的蘑菇实物或图片。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4月3日清明前夕,湖南省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市民发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预警手机短信。
随着天气回暖、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期。据省疾控中心监测信息,截至3月16日,今年全省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已发生6起,主要在农村、在家庭,共19人发病。永州今年以来没有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3月份以来,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部署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做到早提醒、早预防。3月5日至3月10日每天在永州电视台新闻综合、公共频道6个时段播放《路边蘑菇莫乱采》宣传片。在官方微信、微博、头条号发布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预警信息,阅读量达4800余人次。联系省市场监管局印制《毒蘑菇该如何鉴别》《误食毒蘑菇救治》宣传海报22720张,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各社区、村组、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场所张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科普宣传,反复提示误采误食野生蘑菇的风险,广泛宣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的严重后果,教育群众勿采勿食、不买不卖品种不明的野生蘑菇,不要轻信网络或社会流传的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
此外,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教育督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加工、经营有毒的野生蘑菇,严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餐桌。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初期可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经过救治病情可能会稳定或好转,给人治愈假象。但若后续引起肾衰竭,致死率达60%以上。
辨别毒蘑菇的误区
误区一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这是有关蘑菇的谣言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事实上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属剧毒蘑菇则为灰白色,并有清香。
误区二: 长在潮湿处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环境的“清洁”和“肮脏”与蘑菇的毒性无关。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误区三:蘑菇跟银器、大蒜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是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误区四: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毒蘑菇对于人和昆虫来说,很可能是“我之砒霜,彼之蜜糖”。
误区五:往年在某块地上采摘的蘑菇没有毒,今年在这块地上生长的蘑菇一定没有毒?
蘑菇是依靠产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的,往年在某块地采摘的蘑菇没有毒,并不意味着今年这块地上生长的蘑菇一定没有毒,同一块地不同时期生长的蘑菇种类可能不一样。
- 标签:漫画少女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