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大战时,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军队数倍于湘军,为何还是败了?
太平天国后期的雨花台大战,20万太平军,主场作战竟然硬是啃不下三万人的湘军,雨花台堡垒的坚固程度可比鹿晗的上海堡垒坚固的多了。
太平军的这次失利,应该说输在了指导思想的不坚决,李秀成下决心打这一仗的时间太晚,使得太平军失去了先机。
在雨花台大战之前,李秀成率领主力到外围作战,大闹江浙,为太平天国开辟了第二战场,建立了两个省级行政机构。李秀成将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收入囊中,战果无疑是巨大的。可是打野成功的同时,湘军曾国荃部却来了个强行推塔,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天京一时间风声鹤唳。
曾国荃的这次行动并不是轻兵冒进,而是清军一次绸缪已久的大型军事行动。曾国藩不仅调动了湘军,还严令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积极配合,水陆并进,南北夹击,围剿南京,一举平乱。
清军花了四个月时间打到了天京,出现在了雨花台附近。洪秀全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当即下旨要求李秀成回援。可是李秀成此时却犯了嘀咕,刚刚吃下去的江浙肥肉吐出来真的舍不得。
更何况他把苏州视为了自己的根据地势力范围,作为根本之地。所以对于回援这件事情并不积极,只是暂停了对上海的进攻,派了一只人马支援南京,自己则在苏州观望。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太平军守了一个月之后,西南屏障失陷,整个太平军陷入了全面的被动。洪秀全急坏了,要求李秀成火速支援,可是他没有太大的行动。
南京城的形势急转直下,被清军攻击三个月之后,太平军已然支持不住,这时候洪秀全也学起了宋高宗完颜构,一天之内连发三道圣旨,要李秀成尽快增援。在这时,李秀成才下定决心支援南京。终于李秀成率领了16万大军,姗姗来迟。
在这个时候,如果李秀成能够和城内的太平军形成良好的互动,只要双方合力,对清军曾国荃部实施雷霆一击,相信曾剃头肯定支撑不了,只能选择撤退,天京之围迎刃而解。可是洪秀全,李秀成都过于自信了,认为在自己的强大兵力优势之下,曾国荃不堪一击。
李秀成此时的心态出现了问题,他对战场形势出现了误判,太低估了曾国荃的实力。同时因为自己姗姗来迟,他唯恐洪秀全猜忌,他力图速战速决,一口气用兵力优势吃掉曾国荃。
可是曾国荃人马虽少,但是他的装备可比太平军好太多了。而且曾国荃享有其他清军没有的无限开火权,整个清军体系竭尽所能在各个方面对曾国荃的部队大开绿灯。
曾国荃的炮弹简直像不要钱一样,用科技上的优势来消弭敌人人数上的优势,每次太平军发动决死冲锋,都被湘军用激烈的火炮打垮。而且曾国荃在面对太平军不惜兵力的进攻时,他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乌龟功,严令部队不得出击,高寨深壕,严防死守。
于是在战场上就出现了一幕非常奇特的场景,在整个战役上,是清军进攻南京,在雨花台这个战场上,却是太平军在向清军发动猛攻。李秀成在进攻受挫之后,头脑也逐渐冷静,正视眼前对手,开始开动脑筋,开始地面地下同时进攻,地面上加强炮击,地下则是地道战。
这种战术还是很有效果的,曾经把湘军的一处营垒用炮火轰塌,太平军鱼贯而入。可是湘军表现的十分勇敢,非但没有溃退,反而是拿出亮剑精神,和太平军肉搏,把这个缺口打成了一个血肉磨盘,无时不刻不在搅拌着双方战士的生命,最终更为勇敢的湘军堵上了缺口,湘军的最大危机就此度过。太平军唯一的机会从他们的手指缝中溜走。
进攻受阻,再加上随着冬天的到来,李秀成的队伍寒衣不够,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地。面对曾国荃源源不断不要钱一样的炮弹侵袭,李秀成的信心被耗尽,带领这支军队撤进了天京城。最终,天京城被湘军军攻陷,太平天国落下帷幕。
这场雨花台战役的失败这个锅必须由李秀成来背。如果他能够及时入援,能够趁清军诸部进军速度不统一,诸部之间欠协调这样的机会,他还是有机会打退清军的。
只可惜李秀成本人太在意,自己根据地里的坛坛罐罐,作战决心下的太晚,作战思路又太简单,所以导致了战役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