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谈情说爱

对武术套路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损有余而补不足,保持相对的平衡是自然法则。什么东西过热了,需要泼点儿冷水;冰冷了就为它加加温。最近武术套路得罪了不少人,即将日薄西山,为了中华武术的明天,趁它还没有彻底寿终正寝,有必要拉它一把。

现在套路已经成了比较敏感的话题。近期不少人为了武术技击的前途而呼吁要走出套路的误区,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武术之湮没不彰就是套路不能打(人)。

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武术比赛重要形式的套路表演属实束缚了技击的发展。造成了今天这个只能练不能打只能说不能用的花式武艺(推手亦类于按摩与摔跤之间形同游戏)充斥武林的局面。这既是官方导向结果,也是武术技击本身随时代发展逐渐失去其外在作用(内涵另论)所致,从而使其当初那种重要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现实心理的反映。但是无论对什么东西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加以否决的态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表现,鲁迅先生说这是把“孩子和脏水一齐倒掉了”。从改革开放到同世界接轨,知道了国际上是如此看重武术的实用性,才想起应该把久违的技击“请”回家来。

现在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套路的问题。

套路并非今天才出现的,最晚在唐朝已经存在,而那时的武术还是很棒的。

打不了人不能怨套路。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看待套路?依我看武术是人练的,练什么、怎么练,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一、 功力固然重要,但只强调功力而废除招式的提法则有失偏颇。

还说套路,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传统套路如,戳脚、翻子、八极、通臂等技击性强的。

套路是招式的组合,招式是无数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出来的,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不但不应当舍弃,还应当受到重视。否则等套路在国外吃香了再往回找,又将多费一番周折(从四大发明以来,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事我们可没少做)。套路与功力应该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一不可。此外,再拔高点儿说,作为传统拳种风格的体现形式,套路还能展示出其特有的传统文化风采;也有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泽被子孙后代;

二、对武术技击有深厚造诣并怀有深厚感情的赵道新先生曾经谈过有关武术在退化的问题。是的,老一辈武术家的确很厉害,可是为什么传到今天就......?

天还是这个天,道还是这个道,人还是这个人。教者尽心,承者刻苦。那么,不是武术在退化是什么?这对喜爱武术的人来说是一个严酷无比的现实。我们既要承认、直面这个现实,又不能停留在此而不去透过现象探索内在原因、全力破译并进而解决之;

是什么原因让武术退化了?怎样才能不让她退化?目前应如何操作才会使之一改颓势而复原并健康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从现实的角度看,走出套路的“误区”无疑是正确的,而走出套路则没有必要。

过去一度崇尚套路、迷信套路,以多掌握为荣;现在又把套路贬得一文不值,似乎武术不能打都是套路惹的祸。要么把套路与技击等同起来;要么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套路的功能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

凭心而论,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拳术是杀人之技术(胡奉三语)。失去了技击,武术的“武”字就变成了舞蹈的“舞”字而失去自我。套路是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功法一样,应该是为技击服务的。武术要振兴,首先应当恢复和提升套路的技击性和实用价值。

套路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不排除有自娱娱人的因素,然而更多的可能则是对真打实作的模拟以及方便招式的记忆。它是组合拳的总集合,组合拳是各个招式组成的小套路,也就是拳术中的单操练习。组合拳在拳击、截拳道和许多传统拳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很多选手把它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不愿示人,自己则专门对着录象研究对方的打法,其中就包括对方的组合拳。

中国武术的许多拳种包括大成拳在内都不排除单操的训练。单操可用,套路为啥不行?说到底就是化复杂为简单、化生疏为熟练的问题。速度再慢下来,内涵就品出来了。老前辈经常讲:练气势别(光)练架势、在内而不在外。可以作为我们练拳的一条准则。

套路不单是各种招式的储存室,它还具有其他功能。除了可以锻炼功力、体力、耐力、速度、爆发力、可以做模拟实战的训练手段之外,还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前人的技击思想、逻辑思维也体现在其中。军队在非战争时期按作战计划进行军事演习是完全必要的,你能说这是在玩花架子吗?过去有那么多人喜欢并珍惜武术套路,就在于此。它能打,是前辈的心血结晶。一句话,是人创造的。导致它今天的退化,不能打,也是人为造成的。那么,再一次使之恢复元气,同样也需要全体武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戮力为之!

正确地认识武术套路,决不是把它当成至高无上的宝贝。如若这样它就只享受不干活了,成了秧子和废物。只有把它当做提高技击效率的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它才能比较成功地为技击服务。持有这个态度应该是较为科学的。

实战是各项素质的综合运用。包括力量、速度、反应、胆量、判断力等等,同样也包括“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搞笑小品中说:不能按套路去打。这道理连泼妇都知道,就跟不能单纯拿出站桩、走步、推手去实战一样。如果你坚持用练功手段进行实战,打输了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套路。打个比方讲,学下棋需要背棋谱。目的是学习成法、提高技艺。但在比赛中不顾实际地按棋谱操作则必败无疑。即便如此,棋谱还是要背的。不能说棋谱没有用,只能说你不会用!不要一提套路就嗤之以鼻。

下面略谈一下我的解决之道,行不行大家可以讨论:

首先在站过八式桩和踢好八腿的基础上,带领大家认真地去做单操和套路(趟子)的练习,原则上是由慢到快;由试力到发力,疾徐相间,化击相融。强调用脑去悟,重视意会。坚决反对有形无实求美观,提倡灵活自如,情真意切。要求拳打千遍,烂熟于胸。讲清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其次,要拆开每一式,认真体会其攻防含义。前辈创拳多有深意。一个优秀的拳路是不可以妄加改动的,没弄明白那是没悟到,没有把学来的东西联系到实践中去。

套路中的式子管不管用要在实战中作一下再说话。与自己的实战经历联系起来进行体会,看此招是否能用?能用怎么用?“为什么有此一动”(王芗斋语)?然后再评价取舍不迟。实践证明文趟子等一小部分我所接触到的传统拳路是管用的!关键是怎样练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改动也没用。改变和扔掉套路的做法都是形式、是皮毛,而怎样使用是实质!在此套用几句话来总结上述观点:实战是检验拳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战出发,从实战中来,到实战去。在实战中检验套路,发展拳理。

我的体会是:套路由单操组成,单操可用,套路则不成。原因是套路过长肯定赶不上实战的瞬息万变;太极拳的套路(盘架子)用来练功夫,比之其他较慢,速度慢下来,劲路就顺当出来了。拆开套路对单操进行缓慢的不懈练习。然后过度到发力再进行实战。摘掉拳套之后循序渐进、因人因时而定、严格注意安全;现在一般都是点到为止,防止象从前那样把徒弟都打跑了,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即便如此,还是令不少武林叶公望而却步。规模差强人意,与其他类似运动无法相比。

上述引玉之砖抛进武潭,意在掀起一丝波澜,欢迎有识之士参加探讨和实践,实事求是地探索套路的问题,见仁见智、拿出具体办法。大家都来开动自己的脑筋,共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到底在哪里?使这个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恢复自信、重新树立起它在人们心目的正确地位。走出误区,让中华武术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