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两性手册

中国电影如何升级换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电影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如何升级换代的难题。11月19日,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光影中国梦——致敬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圆桌论坛上, 华夏电影董事长傅若清、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导演薛晓路、郭帆,就中国电影如何实现升级换代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制作流程需要数百个标准

  傅若清表示,电影无外乎就是两个,一个是把本体的创作做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观众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把真善美的故事作为创作重点,做到故事中有生活、有刻画,能够跟观众产生共情共享衔接;其次是做好多样化的类型化发展。

  他强调,除了内容外,还要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流程层面进一步规范化,也要加大对这方面的关注,在规划上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计划来约束或指导以后的工作,“电影核心的东西是依托在技术的载体上的。“我觉得把这几项工作做好了,我们从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会更加稳健和踏实”。

  郭帆对制作流程的标准化非常有同感,他透露,自己现在正跟电影学院合作,准备做一个电影制作流程的梳理和归纳。在标准化层面上,如果参照好莱坞大概有800多个行业标准,而且以每年50个行业标准的更新在递增,而当下中国电影制作上的行业标准才46个,而且很多是放映终端的标准。他希望能够聘用一些研究员,采集到行业内的导演、编剧、特效等各个岗位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教训,记录下来,“我们先梳理出一个流程性的框架,将来一个出口是可以变成教材,供学校教学;另外一个出口是编成一个软件,在实际拍摄中使用,当有更多的人使用后还可以迭代更新”。他表示,自己下一部新片《流浪地球2》将会在特效、世界观的设定和人物的情感深度上进一步挖掘,争取尽快缩短跟好莱坞科幻大片工业化制作的差距,早日实现国产科幻片的“升级换代”。

  薛晓路在拍摄新片《吹哨人》过程中,对制作流程的标准化也很有感触。她邀请的国外动作设计团队非常有经验,拍摄前提供了很多想法,其中有一个镜头当初的设想是,两辆汽车并排追逐时,摄影机从一辆车内穿过去到另一辆车的车内再返回来,这个镜头在测试阶段能顺利完成,但等到真正开拍时,由于一个很小的原因,居然没有完成,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流程性的建立和标准对工业化电影的提升和帮助作用非常大”。

  中国需要300个成熟导演

  王长田表示,要想实现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需要在创新和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这几年,好的影片都是在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既包括题材的创新,也包括类型创新,还包括表现手法的创新。“像这回《我和我的祖国》也是一种创新,你有诚意创新,他就会去欣赏”。

  王长田认为,中国大概需要300个成熟的导演,现在大概有100个,另外,编剧、演员也有很大缺口,“主流公司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他透露,光线传媒正在规划导演处女作计划,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李少红透露,导演协会做的“青葱计划”前四届评审出20个青年导演,拍摄出了10部电影,有6部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得奖,“这10部电影是集全行业的力量才能完成的,希望这个事情一直做下去,为中国电影行业输送人才”。

  这两年,《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国产影片“升级换代”的典范。王长田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影片反映了电影的当下性,《我不是药神》的题材是当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题材虽不是当下的,但其价值观、情绪和情感也是当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说你的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个主题非常切合当下年轻人的想法”。(王金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